考生有三天的时间,可以呆在考场,将之前所有的科目全部考上一遍。
晋级这轮考试的人不多,只有15人,其余的18人则是被淘汰了。
广学客栈的乡下学子们来的时候有二十人,现在只有5人参考四五联考,刷下来了15人。
剩下10人的都是广灵县内的学子,相比乡下的学子,这些县城里的学子们,三场下来,只是在第三场律赋和试帖诗淘汰了6人。
前往考场的路上,落榜的学子们的心情都有些低落,他们是来送范进五人参考的,想到自己已经名落孙山,自然是心情有些低迷。
不过在范进五人要进考场的时候,这些落榜学子还是站成一排,看着参考五人祝福到:“祝五位旗开得胜,榜上有名!”
范进和其余四学子纷纷拱手还礼,随即进了文院考场。
李常青和范进走在一起,小声说道:“范兄,除了你我乡下学子之外,还有三位,分别是高灵玉,王文丁,李非闻。”
“嗯。”
范进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他对这些没什么兴趣,也没怎么关注,除了高灵玉范进认识,其余两人都熟悉,只是考试的时候见过几面。
李常青也知道范进是什么样的人,话锋一转,继续说道:“范兄,你可别不放在心上,历年我们乡下学子来参加县试,都被城里的学子看不起。”
“所以暗中都有比较,我们五人代表的就是乡下学子,也关系到乡里的发展。”
“县试名次越高,县里的教学资源就会向其所在的地方倾斜,以往县试前三基本上都是县里的学子,但是今年恐怕是要改写了。”
李常青说的这些,范进也是有所耳闻,不过从没放在心上。
范进的目标不是一乡一县之地,而是以整个明国为跳板,俯瞰整个九洲大陆!
不过李常青既然说到这个,范进自然是要争取的,毕竟蒋里正这些年也代表乡里帮过自己,自己也该回报对方。
确实就像李常青所说,教学资源的倾斜一直被县里获得,这就导致乡下的学子虽然多,但是通过考试也可以看出来了,质量并不高。
寒门再难出贵子,而贫民阶层百年也难出一个贵子!
生为贫民,范进觉得自己或许该做些什么,现在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等到能力起来了,那么或许就是大刀阔斧的改革了!
伴随着主考官的进场,考场也安静了下来,范进摒除自己脑海中多余的思绪,待到试卷发下来后一看,在场所有考生倒吸一口凉气。
范进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人半辈子过去了,都不能过童生试。
光是县试就是这么难了,可想而知府试的难度。
四书五经请圣言一共40道,加上3道关于监考半圣苏秦的题目。
律赋和五言六韵试帖诗,而律赋和试帖诗的题材,范进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苏秦出的题目。
律赋:以“合纵或联横”为题,【四时开闭,万物纵横】为韵。
五言六韵试帖诗:以“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之股为韵脚。
“好家伙,这真的不是纵横家举办的县试吗?”
“有谋圣之称的亚圣鬼谷子的合纵连横思想,再加上苏秦苏半圣的刺股之决心,这考题,真的是要命了!”
律赋和试帖诗,最重要的就是破题。
破题失败,辞藻写的再好也没有。
反之,破题成功,就算哪里出了点小问题,也无伤大雅,至少评级丙及格过关还是可以的。
容不得范进和诸多学子多想,伴随着张知县的“开始答题”响起,考场中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的考生都开始沉思,如何做题解答。
杨礼安在屋外,看着考场内的考生,也是暗自叹了口气到:“看来今年我明国的童生试,录取率又要降低了。”
纵横家的思想,一直都是官场主流,但是很少摆在明面上。
因为其思想主要针对官场和战场,与权势有关,对于刚刚参加童生试的学子来说,根本接触不到这方面,这也是杨礼安叹气的原因。
然而当杨礼安看到范进奋笔疾书的时候,心里悬着的心仿佛有什么东西压着一样,又沉了下来。
“此子一人,可挡万千学子!”
杨礼安没有吝啬对范进的评价,而范进也担得起这番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