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页

武则天莞尔一笑,笑容中带着讽刺,道:“是吗?朕好着呢。他要见朕,倒也无妨,不过……朕只有一个要求,朕要先见武懿宗。”

说到这里,武则天的声音变得更是冷了几分:“你去传话吧,不见着武懿宗,那么就请临淄王带兵杀进这里来,当然……前提是他有这样的胆子。”

宦官已是急匆匆地去了。

在紫微宫外,初尝到胜利喜悦的李隆基却还是激动得浑身在颤抖,所有的人到了紫微宫后,悉数止步,他们纷纷看向灯火通明的紫微宫,每一个人都露出了兴奋之色。

当武则天的要求送到李隆基这里时,李隆基却陷入了踟蹰之中。

武懿宗听罢,忙道:“殿下,这或许是那妖妇的诡计,殿下不可不察,眼下,何不如立即杀进去,就不信……”

李隆基看着紧张的武懿宗,却是异常的冷静:“武将军,现在若是杀进去,若是有个好歹,那就是宫变,当年太宗皇帝夺了玄武门,也必须得到高祖的禅让,方才算是大局已定,而一旦陛下有什么好歹,你我则是造反,现在……庐陵王还在呢,武家和李家的人也还在呢。此次,我们是趁人不备,可是这洛阳城里,又有多少兵马是忠心效忠于本王的?只有得了陛下的诏书,才算大功告成,武将军,本王能请你为本王再效劳一次吗?”

第255章 命悬一线

李隆基显然不是一个鲁莽的人。

他当然非常清楚,要夺门容易,可是想要善后,却是很难很难。

历朝历代,多少次夺门,但凡发动起来,成功的几率其实都是不小,毕竟这是有备攻无备,是积蓄了力量,猛地发起的一次致命一击。

可是那些依靠夺门上台,从而坐稳天下的人,又有几人?

要知道,拳头打天下容易,可是凭着拳头去治天下却是难上加难,因为你有拳头,别人也有拳头,秦王朝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分崩离析,隋炀帝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天下烽火四起。

武则天做了天子,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危机四伏,即便她再如何勤政,依旧还要靠着无数次的平衡手段,来制衡各方。

李世民杀死了兄弟,控制住了局面,却还要乖乖跑去寻高祖皇帝,痛哭流涕,虽也有威逼利诱的成分,可是假若玄武门之变时,他若是连高祖皇帝也一锅端了,只怕这金銮殿上坐的可就没有那样安稳了。

现在李隆基面对的问题也是如此。他发动了夺门,发动了宫变,眼看就要成功,而现在……要考虑的却是最根本的问题,如何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