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修真界,就没有完全没用的剑术,只不过是应用在不同方向上而已,西昭传承,也包括轩辕传承中很多看似无用鸡肋的剑术,其实当用在某种特定的场合,特别的对象时,往往卓有成效,这是剑修前辈数万年下来的经验,他决定在之后的修行中,再把这些曾经认为无用的剑术再捋一遍,以纠正自己偏颇的观念。
在修士的一生中,敌人也不仅仅是具相的存在,也可能是虚幻的东西,又哪有一定之规?
几番尝试后,他终于找到了杀死,不,应该叫湮灭这种怨念精神体的最好方式:不是直接使用光明剑祭,而是在精神体完成攻击后,收回外放能量时融一丝剑心其中,再淬然在精神体内爆发光明剑祭,就能瞬间把这团精神体化为乌有,最后焚为一团指甲大小的念珠,收入戒中。
不是他贪财,这种精神体你如果仅仅只是摧毁驱散的话,它的精神能量就会被这片空间的死寂所吸收抽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毁灭,等一段时间过后,会通过其他方式再次表现出来,比如加强照镜之壁,比如生成另一个怨念精神体,就只有把它焚成念珠,带出这片空间,才算是最彻底的湮灭。
有了开端,接下来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也不仅只光明剑祭能做到这一点,轩辕剑派中有一式燃薪渡寂也能做到,便不使用剑技,纯粹用精神力量好像也可以,只不过消耗比较大而已。
剑术便是这样,闻一知十,了解了如何湮灭这东西的本质机理,再找寻手段就很多了,尤其对李绩这样,剑术体系广博,精专的剑修更是如此。
其实对其他修士也一样,这就是角宿把他们找来扔在这里却不管不问的原因,这样的小挑战都应付不了,还想往上再走一步?
第1971章 徘徊
有了应对之法,在这片死寂空间的任务就变的轻松了许多,也有了时间做些自己的事,比如继续修行。
像他们这样的半仙之体,在做搜寻时根本也不可能全神贯注在一件事上,太浪费时间!
几乎每个修士的做法都是,任身形在死寂空间中飘荡,就像和精神体一样的幽灵,把神识展开在一定范围,预防搜索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修行上。
让李绩有些意外的是,本我的分神在这片死寂之地格外的顺利,远远超过在主世界,在外景天,内景天。他也不明白这是因为什么,好像这个地方对精神力量的存在特别的宽容?或者说的更直白些,对各种各样的念想尤其的放纵。
但他在这里的分神仍然格外的小心,就怕大意之下有奇怪的东西掺杂进来。
时间便在这样的漫无目的中缓缓流过,期间他也碰巧遇到了两名内景天修士,虽然不太熟悉,但在这里却有些亲近,孤寂是最能拉近彼此间距离的情绪,就连李绩这样的人都会多说几句,
但是,没有遇到长庚星,也没有遇到道门的柏青,或者佛门的梵净山人,华严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