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林青霞回答,正事办完的陈平安开始亲吻的林青霞的大腿,在后者的抗议声中,一点点向上,隔着睡衣亲吻林青霞的小腹、酥胸、玉颈,直至封堵住林青霞的滚烫樱唇……
第174章 褒贬不一
“《幽灵斗僵尸》vs《杀妻二人组》——喜剧片之争,谁能笑到最后?”
首映式次日,《明报》破天荒的对昨日首映的两部电影进行了详尽报道,占据极大版面。以事实说话,不偏不倚的对两部喜剧电影进行公允阐述。这是《明报》以往从未有过的事情,在业内引起广泛议论。
《明报》创刊于1959年,由查良庸先生和沈宝鑫先生联合创办,创办伊始亏空严重,凭借金庸的连载小说,才使得《明报》一年年坚持下来,并且逐步扩大影响力。
六、七十年代,《明报》与查良庸在有关中国问题上常被人讥笑为“机会主义者”和左摇右摆的“墙头草”,但到八十年代,《明报》已经被视为一份拥有独立报格的知识份子报刊,赢得很高清誉,与胡仙的《星岛日报》和马氏兄弟的《东方日报》一直争夺香港读者市场。
80年代初期,三方进入一种微妙的平衡,可是随着陈平安和他的黑马国际出现,《明报》逐步被两个竞争对手拉开差距,而且这种情形有日趋严重的苗头。
《明报》管理层对此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导致《明报》销量被两个竞争对手拉开的最主要原因,就在陈平安身上!
由于陈平安和他的黑马国际总是充满令人惊奇的东西,《东方日报》的粉以及《星岛日报》的黑,都令香港读者产生浓厚兴趣。每当两家报纸围绕陈平安和黑马国际大打口水仗之刻,就是两家报纸销量暴涨之时。
两家报纸的互喷非常有趣。今天《东方日报》把陈平安和黑马国际粉成大熊猫;明天《星岛日报》就立刻戳穿,说那不是大熊猫,而是松狮化妆,还罗列各种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后天《东方日报》又列举各种证据,暗指《星岛日报》指鹿为马迷惑香港市民;大后天《星岛日报》反戈一击,说自己是最有良心的报纸,以报道事实真相为己任,不像某些报纸为博眼球放弃底线;大大后天《东方日报》又……
双方的口水仗一般会维持五到七天,时间再长的话读者就会厌倦,但在这五到七天里,读者对此兴趣浓厚,就好像看连载小说似的,看完当日的某份报纸后,开始猜测次日另一份报纸会怎样还击。
分析出原因后,就该寻求对策了,但是这个对策很难制定。
效仿《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与另一家规模相当的报纸展开舆论争夺显然不可能。因为在香港只有一个陈平安,一家黑马国际,没有其他人或者公司能像陈平安和黑马国际那样,不但能够取得惹人瞩目的成绩,还能经常爆出争辩性话题。
这条路被堵死后,《明报》管理层又开始思考第二条对策——介入陈平安、《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之间。
他们已经派人打听出来,这种现象的产生,并非陈平安和两家报社高层商量后的结果,完全是一种自发的默契。建立在对市场的机敏嗅觉和商业上的高度敏感,于无形中形成的格局。
想要取代《东方日报》吹捧陈平安显然不可能,这么长时间来黑马国际和《东方日报》已经形成良好互动,后者甚至专门为黑马国际开出专栏,前者在国内外的第一手资料也都会先交给《东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