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电影尚未开机,宣传已经展开,现在公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为将来上映奠定基础,这里的公众可不仅仅是指香港市民。通过一系列成功的电影,黑马国际已经在台湾、韩日、南洋一带竖立了良好口碑,尤其是黑马国际的文艺片,从邵氏手中接过大旗后,有发扬光大的势头,并且得到多方认可。

日本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票仓之一,凭借《人鬼情未了》一片,陈平安和钟楚虹成为日本人心中荧幕情侣,在日本拥有广阔市场,仅次于程龙。

就因为这条新闻,《东方日报》当天报纸再次脱销,加印了两次才勉强满足香港市民要求,销量超过二十万份,令众多报社眼红。

要知道《东方日报》成为陈平安“粉”之前,销量不过十万份出头,借助陈平安和黑马国际的东风,销量突破十五万,谁想今天凭借这片独家报道,销量竟然超过二十万,令整个报社欣喜若狂。

销量统计出来后,马氏兄弟专门给陈平安打去电话表示感谢,还要请陈平安吃饭。陈平安婉拒了对方好意,说这些东西是互利互惠的,将来双方的合作还很长。

继《东方日报》之后,《星岛日报》的“黑”和《明报》的“中立”,同时对此事展开报道。

“慧眼再现还是阴沟翻船”,是《明报》的标题。文中先是对陈平安请钟楚虹回港拍戏持肯定态度,说他是守信之人,《刀马旦》首映式上许下的承诺得以实现。然后委婉提出,一千五百万开拍文艺片是否有些儿戏,他们不否认黑马国际对文艺片的坚持和成绩,但一千五百万的投入,对于文艺片来说是否太多,如果失败会否伤及黑马国际对文艺片的热情?

《星岛日报》没那么多问题,直接指出这是陈平安再度自信心盲目膨胀的标志之一。纵观香港影坛数十年,还从未有过如此大投入的文艺片,要么是陈平安现在被成功冲昏了头脑,要么就是陈平安盲目崇洋,以为请回已经在美国站稳脚跟的钟楚虹,就能够令票房大卖。

他们告诫陈平安,一部电影的成功,不会只因为一个大牌演员的加盟,尤其是不同于商业电影的文艺片。另外他们还是对陈平安搅乱香港影坛表示担忧,钟楚虹的片酬太高,不论《秋天的童话》成功与否,这么高的片酬都会对香港影坛造成隐忧。

其实五百万的片酬并非钟楚虹提出。她在美国接到陈平安的电话,得知过段时间陈平安将会飞到美国,和她共同主演《秋天的童话》,满心喜悦。至于片酬她表示按照香港行情就行,她并不在乎片酬,在乎的是陈平安能飞到美国陪自己。

当她听到陈平安坚持给她五百万的片酬,把她塑造成香港身价最高的女星后,心中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尤其是陈平安一句“你是我的女人,我的就是你的,区区五百万算什么”,令钟楚虹心中柔情无限,煲了将近一个小时的电话粥。

除了因为钟楚虹是自己的女人外,陈平安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让香港电影人明白,打入好莱坞后带来的最明显直观收益。老特么窝在香港算什么?就不能像邹纹怀那样,立足香港为本,不停尝试着挑战好莱坞吗?

这么做肯定存在弊端,至少陈平安的女人们以不同方式表达不满。林以真和周海眉算是乖巧的,打来电话,表示自己很羡慕钟楚虹的超高身价;王组贤使出浑身解数,当晚几乎把陈平安榨干,哪怕她自己也像一滩软泥,可还是抓着陈平安的小兄弟,要他一碗水端平,不然她豁出去再来一次。

这只是小插曲,陈平安轻松摆平。

随着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报道此事,《秋天的童话》传遍了港台韩日和南洋,很多人都在好奇这部一千五百万投资的文艺片,心中隐隐期待。

一切都在按照陈平安的预料进行,包括《杀妻二人组》的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