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视台,就是一个小王国,五脏俱全。
从中选择一档节目重点打造,短期见效打造成拳头产品,压过无线同档节目并不容易。
要是容易,亚视早这么做了!
不过刘家豪既然敢提出这个建议,自然早有腹稿。他建议陈平安利用自身优势,结合电影与电视的特长,策划一档与电影相关的电视节目。
这个节目可以是介绍黑马国际电影拍摄花絮,以电影为主视角;也可以是介绍黑马国际旗下当红明星,以艺人为主视角;总之是以黑马国际为噱头,通过电视镜头带领观众近距离了解黑马国际。
这么做,对于黑马国际来说,亦是一种宣传手段。
话一说开,徐晓明也被调动起来。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陈平安创作几个电视剧剧本,就像85年为无线创作的几个本子,代表性的当属86年收视冠军《流氓大亨》。
如果能够创作出不逊于《流氓大亨》的本子,以亚视的小生花旦阵容,加上陈平安的神赐双眼,必定能够拍出一部收视率超过的电视剧,从而一炮打响。
“南笙姐你怎么看?”对于这两种方案,陈平安没有回答,把问题丢给了施南笙。后者沉思片刻,摇头道:“各有不足,皆非上上之选。”
刘家豪的建议不错,而且以黑马国际的名气和旗下的艺人,制作一档类似“探秘黑马国际”的节目,的确能够吸引观众视线,但问题是这档节目跟亚视的艺人无关。
作为亚视执行总裁,施南笙考虑更多的是亚视。既然集中力量打造亚视拳头产品,那就不能缺少对亚视签约艺人的参与。所以刘家豪的建议可以放放再说。
徐晓明的建议不错,陈平安写几个电视剧本子,亚视艺人参与拍摄,艺人得了好处,电视台又能提高收视率,观众看得也满意,看似皆大欢喜,可问题是这几部电视剧拍完之后呢?
如果陈平安再拿出一个《流氓大亨》档次的剧本,让观众看得大呼过瘾,那这部电视剧播放完毕之后呢?难不成让陈平安成为亚视专业编剧,专门负责写剧本?
刘家豪和徐晓明都不吭声了,施南笙否定完他们,然后兴致勃勃的看着陈平安:“老板,你就别藏着掖着了。既然你当初决定收购亚视,想必一定早有准备了吧?说吧,你有什么好建议。”
“改革综艺节目,我认为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
改革综艺节目?
三人面面相觑:“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