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南笙抱怨两句,然后才说明来意。
她是来报喜的。
八月份,《黄飞鸿2男儿当自强》为黑马国际电影公司带来了暑假档票房冠军的荣誉,托嘉禾的福,两部《黄飞鸿》同时上映,在参照物的比较下,票房虽然互有裨益,但口碑却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张哎嘉总算松一口气。
可是施南笙的心情一直很沉重,因为李佳欣,港姐风头大盛,彻底压过了亚视。
直至进入九月,亚视精心准备的《东方好声音》正式上映与观众见面,收到了如潮的好评。
每周一期,如今才播放两期,就收多众多观众来信,都是夸奖《东方好声音》的。第一期35个点的收视率,第二期直接蹿升到58,把同时段的无线节目挤得有腰斩可能。
本来这个节目叫做《香港好声音》,录制前李综盛和周华建来到香港,大家商谈录制细节的时候,李综盛提出异议。
既然是港台选手都能参加,而且陈平安还有意,只要是国语歌或者粤语歌都能够参赛,那也就是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选手也具备参赛资格,那么叫做《香港好声音》是不是不太合适了呢?有点狭隘吧。
于是,节目的名字就改成了《东方好声音》,陈平安在电话里也表示同意,于是《东方好声音》这个名字最终拍板。
第一期的《东方好声音》,因为是新节目,施南笙为了跟无线对抗,在宣传时间不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时候就仓促上马,因此收视率偏低。
老实说,三十五个点的收视率已经不低了,多少电视剧还达不到呢。
这批观众中,大部分是亚视的死忠,对于亚视推出的新档综艺节目充满期望。
第一期的《东方好声音》也没有令他们失望。罗大右、李综盛、梅艳方、张国荣、周华建五名导师,足以让所有歌迷为之疯狂尖叫。
录制的时候,现场观众差点没挤破头,弄得亚视都有高层提出,以后录制是否有必要售票。这样一来,既能够保证现场秩序,台里也能小赚一笔,聊胜于无。
这个提议被施南笙毫不犹豫的否决了。
不得不说,更着陈平安时间长了,也习惯了他那种不斤斤计较金钱的性格。贪图小利从来都不是陈平安的习惯,所以施南笙提出,每期节目里录制,观众必须凭票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