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页

新明史[校对版] 闪烁 2143 字 2022-10-21

这下,问题终于圆满的解决了。几天之后,在胡滢的主持下,朱祁钰这个王爷终于扶正,成为了大明皇帝。接下来的事情,就让朱祁钰有点头痛了,不管怎么说,新皇帝登基自然要大赦天下,要更改年号,并且确定先皇朱祁镇的地位,确定太子朱见深的地位。反正,需要朱祁钰处理的事情很多!

最麻烦的还是太子朱见深!按理说,朱祁钰当了皇帝之后,那太子也就应该换成他的儿子了,历史上,太子基本上都是皇帝的儿子,而这朱见深却不是朱祁钰的儿子,而是朱祁镇的儿子!而朱见深能够保住太子的位置,就是太后与大臣们达成的政治妥协!对太后来说,她没有选择,国家为难之时,皇帝是必须要立的,不然大臣们不会同意。在太后做出了让步之后,她保留了一手,这就是让朱见深继续当太子!很简单,皇帝是要死的,只要太子是朱见深,也就是她的嫡孙,那今后大明正统仍然是她的后人,而不会落到别人的手里!

朱祁钰对太后的这个决定是没有任何影响力的,毕竟,他能当上皇帝就已经是一次极大的意外了。也许,他还得感谢蒙古大军,如果没有蒙古的入侵,他没有一丝可能当上皇帝!至于太子这个问题,朱祁钰并不着急,太后已经年老体衰了,活不过他这个年轻的皇帝,只要等到太后一死,那么要立谁为太子,还不是当皇帝的一句话吗?

除了太子之外,还有个人的地位身份要处理好。这人就是朱祁镇!当朱见深成为了大明皇帝之后,朱祁镇自然就不是大明的皇帝了。不过,朱祁镇的身份是什么呢?历史上,太上皇是有的,不过,太上皇都是皇帝的老子,而绝不是皇帝的哥哥!不过,大臣们也很会变通,既然朱祁镇已经是过气的皇帝了,那么给他顶太上皇的帽子又有什么损失呢?要知道,国家大权是掌握在皇帝手上,而不是太上皇手上的。太上皇在政治上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价值,当朱祁镇的身份变为太上皇之后,也先也就别想用他来要挟大明了!

顺利的解决了朱祁钰登基称帝的一系列问题之后,京城的备战工作也进入了。不过,朱祁钰并没有为自己当上皇帝高兴几天,当边关告急的军报一封封送到京城来的时候,朱祁钰认识到,这场大明与蒙古之间决定生死存亡的战争已经迫在眉睫了!

不过,这次也先并没有急于发动战争,他反而显得很有“礼貌”。在得知朱祁钰登基称帝之后,也先也知道手上这个太上皇朱祁镇再不是“奇货可居”了,也先也就打起了退堂鼓来,准备放朱祁镇回来。为此,他还派了几批使者前往大明京城,与大明商讨送朱祁镇回来的事情,不过这回换成大明不那么乐意了!

第十三节 逼战

也先要送朱祁镇回来!当朱祁钰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吃一惊,他才坐上皇位不久,如果朱祁镇回来的话,保不准大臣们一反水,把朱祁镇给顶上去,把他这个新皇帝给压下来!绝对不能让朱祁镇回来!这就是朱祁钰当时的想法,而跟他有一样想法的人还真不少!

于谦就是这其中的一个。虽然,于谦效忠的是大明,而并非某一个皇帝,但是,他很清楚,大明与蒙古之间的这场战争并没有玩!就算也先把朱祁镇回来,战事暂时评定,不过,今后大明还能在蒙古面前抬起头来吗?谁能保证大明的边关不再受到蒙古的袭扰?对,战争没有结束,至少现在还不是结束战争的时候,要结束,也要先打败蒙古!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让朱祁镇回国。只要朱祁镇还在蒙古的手里,那么大明就有理由将战争进行下去。当然,于谦更担心,朱祁镇回来之后,保不准他重新当上了皇帝,到时候,他跟蒙古来个和亲政策,那大明的颜面不就丢光了吗?

两人虽然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不过想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却是一样的。

“于大人,也先这次派来使者,显然是想羞辱我大明!”朱祁钰自然不会把他的担心说出来,不过他在说到这话的时候,也显得是义愤填膺,与蒙古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一样。

于谦沉默着,他没有开口,他要先搞清楚这个新皇帝的态度。毕竟,朱祁钰与朱祁镇的感情很好,如果朱祁钰真的想把皇位让给朱祁镇的话,那他是万万不能立即表明态度的。不过,当朱祁钰这番话说出口之后,于谦也摸到点苗头了。显然,他之前对朱祁钰的判断没有错。这个新皇帝的野心很大,他要的不仅仅是皇位,他还要整个天下!

“陛下,你的意思是?”

朱祁钰一笑,说道:“于大人,蒙古存心要羞辱大明,那么我们能让步吗?现在蒙古把刀架到了我们的脖子上,我们能退让吗?要打,那就来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