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今天上半夜,我们就要受到日寇先锋军团的进攻,下半夜,最迟明天一早,东面的日寇主力就将到达立川城外,另外,明日,西面的日寇军团也将杀过来。”朱祁钰看了梁岳一眼,笑了起来。
“陛下,我们是不是应该将阵地再扩大两层?”梁岳皱了下眉毛,没有完全明白皇帝的意思。
“不,没有这个必要。我们的兵力本身就不多,扩大阵地的意义并不大。而且,我们防御的资本是地雷,而我们带来的地雷,仅够两道防线使用,所以,扩大阵地,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朱祁钰又看了梁岳一眼,说道,“梁岳,你注意到了日寇的情况吗?”
“什么?”梁岳尴尬的笑了一下,摸了下后脑勺。看来,他参加陈懋的高级将领培训班的时候,恐怕都在打瞌睡吧。
“日寇是分三批到达的,这正好给了我们各个击破的机会。如果日寇同时到达,那我们就不得不在两个方向上作战,根本就顶不住这强大的压力。现在,日寇竟然只派了两万先锋过来,肯定是小看了我们的实力,这正好给了我们教训日寇的机会。”朱祁钰笑着拍了下梁岳的肩膀,“让部队立即升火作饭,一个时辰后,我们率两万近卫军向东出击,先击溃日寇先锋部队。这必然让日寇大吃一惊,迫使其放慢进攻速度,等待主力部队跟上来。如果能够使东面日寇的主力在明日下午到达立川城外的话,那我们就有时间向西进攻,瓦解日寇的救援部队。这样,我们最后只需要面对东面的日寇,而不用担心防线后方的安全了。”
梁岳一愣,连忙点头,说道:“这是个好办法,在击溃日寇先锋之后,我们只需要再派遣一部分军队绕到日寇后面去,袭击日寇主力军团后方的辎重部队,就能拖住日寇主力军团的行军速度,莫所拖上半日,就算是拖上好几日都不成问题。”
显然,梁岳对近卫军的战斗力是极有信心的。而早在西征的时候,胡志就曾经率领陆战队,利用游击战术,在锡兰岛上拖住了红夷援军十多日,为明军攻占亭可马里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而那次,前往进行游击战的也正是陆战近卫军。现在,由正规的近卫军来打击日寇后方的辎重部队,那必然更为得心应手。
“那么,我们就立即行动。”
“不过……”梁岳看了朱祁钰一眼,说道,“陛下,如果我们率主力离开立川的话,那城内的日寇俘虏,还有那些暴民造反的话,我们怎么办?”
朱祁钰一愣,显然梁岳的意图很明显,他正在向陈豫学习。不过,梁岳的话也有道理,近卫军主力离开了立川之后,剩下的一万多官兵不但要守住防线,还要看管好城内的情况,兵力确实严重紧缺。如果这时候有人造反的话,那后果不堪设想。
“将这些人全都关押起来,如果有人造反,或者是有任何危害到近卫军的举动,格杀勿论。不过……”朱祁钰朝梁岳看了一眼,“暂时,我们没有时间处理这批俘虏,所以不要做出过激的举动来。”
梁岳点了点头,立即就去找人部署看管俘虏与市民的事情了。当然,梁岳有自己的想法,以他那简单的头脑,最安全的敌人,自然是断了气的敌人!
半个时辰之后,参加进攻行动的明军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每个人都吃了顿饱饭。这些军人听说皇帝要带他们向日寇发动进攻,一个个都莫名的兴奋了起来。对近卫军的官兵来说,近卫军是用来进攻,用来撕碎敌人的部队,不是用来防御的部队,进攻,更能显现出近卫军的价值!
第十三节 围歼真田兵团
率领两万日军先锋向立川城进发的日寇将领叫真田幸隆。此人原本是武田信玄手下的武臣,在武田信玄战败,亡于明军之手后,真田幸隆如同大多数其他武田信玄的家臣一样,在天皇回到了京都之后,归隐山野。不过,作为一名武将,真田幸隆虽已年近六十,不过并没有忘记之前败于明军之手的那段耻辱。在织田信长于尾张起兵,发动叛乱之后,他投靠了织田信长,并且成为了织田信长手下的一员大将。
真田家时代都为武将,幸隆有五子,皆为有名的武将,就连其孙子都已经是有名的武将了。尤其以其三子真田昌幸之子幸村出名。此人虽然不过二十余岁,不过在数年前,他就在武田信玄手下履立战功。后来又不甘心跟随祖父归因山林,投靠了织田信长,并且成为了织田信长手下以勇猛著称的年轻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