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页

新明史[校对版] 闪烁 3159 字 2022-10-21

当然,朱祁钰还有一点没有说明,在全面进攻开始之前,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确定上杉谦信作为新一代幕府将军的地位。这些,虽然都是政治上的事情,朱祁钰基本上不会亲自操作的,不过这次情况特殊,仅由朱文正来处理是不够的,还需要他这个帝国皇帝出面。当然,这也是瓦解叛军的一种手段,只要确立了上杉谦信的地位,那么明帝国在日本就将有一个新的代言人,到时候,要说服那些摇摆不定的叛军将领,以及让地方贵族投靠到明帝国这边来,那就更容易一些了!

“今天下午,近卫军就向上尾出发,朕率其他人员返回东京。各位都按计划行动,如无新的命令,可以自行判断处理战场上的突发事件,不过,请你们记住一点,”朱祁钰看了梁岳一眼,“这次,我们是在帮日本天皇,帮上杉谦信将军平定叛乱,而不是来杀戮的,所以,对待友善的平民你们要客气一点,不要败坏了帝国军队的名声!”

随后,朱祁钰委任梁岳上将为战役司令,具体负责此次作战行动。当然,梁岳也只是在资历,军衔上超过了肖国清与万军平两人,而在实际的战役指挥能力上,梁岳还不足以担当这么重要的任务。所以,朱祁钰安排了一部分原本跟随他的参谋军官负责协助梁岳,另外让宇佐美定满负责向梁岳提供关于叛军的具体情况。

当天傍晚之前,朱祁钰就带着上杉谦信,朱文正以及一帮随从,在侍卫团,以及回东京整编的第一军向南而去。

“陛下准备怎么安排上杉谦信?”路上,朱文正趁上杉谦信去照顾亲人的机会,靠近了朱祁钰,小声的说了出来。

朱祁钰微微侧头向后看了一眼,没有看到周围有上杉谦信的随从之后,这才说道:“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陛下,臣认为,就算要安排上杉谦信为新一代幕府将军,我们也不能走以前的老路,至少,要让所有人知道,新的幕府将军是一个新时代到来的标志。”

朱祁钰点了点头。“这是肯定的,日本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从根本上讲,是帝国对日策略的失败。我们可以接受失败,但是绝不能接受两次同样的失败。”

“那么,臣认为,应该让天皇册封上杉谦信为平叛大将军,由他全权负责平定叛乱,当然,我们只是受邀前来的援军而已。”朱文正小心的观察了一下皇帝的神色,觉得没有多大问题之后接着说道,“这一来可以提高上杉谦信的地位,为他今后建立幕府政权打下基础,二来,可以减少日本平民对我们的反感,至少,要让日本人都认为,这是天皇在平定叛乱,而不是我们在干预日本内政!”

朱祁钰仍然保持着沉默,如果以他以往的态度,就算是杀光日本人都在所不辞,不过,在彻底的了解清楚了日本的局势之后,朱祁钰的态度变了很多。杀人不难,难的是,怎么才能让一块被征服了的土地,一个被征服了的民族变得对帝国有利。可以说,这么多年来,帝国先后发动了数次对外战争,都给帝国带来了好处。北伐平定了蒙古,让帝国获得了一支举世无双的骑兵,同时也让帝国获得了大草原。南征平定了南洋,让帝国获得了发展工业需要的原料,以及发展商业需要的市场,同时也支撑起了帝国国内的经济发展。现在,西征也正在为帝国开拓更大的市场,获得更多的资源。杨洪在西北的远征则在拓展帝国的疆土,并且让蒙古族更为紧密的融入了帝国之内,成为了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东征,虽然给帝国也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不过最终却让帝国蒙受了损失。如果再无法解决好日本问题的话,恐怕今后帝国的步伐就要被拴在这里了。

“当然,最重要的仍然是军权。只要上杉谦信掌握了军权,他就成为了真正的幕府将军。不过,臣认为,这要一步步的来。现在我们的战争资源还很有限,仅够自己的军队使用,所以难以大规模的为上杉谦信武装起军队来。不过,今后我们却可以这么做,让上杉谦信建立自己的武装,让日本人去打日本人。逐渐淡化明军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这样,不管这场战争最后会产生多大的伤亡,我们都可以置身事外。当然,出售军火本身也是一笔利润丰厚的买卖。就算我们暂时不可能拿到日本政府购买军火的金钱,不过今后总有一点会有回报的!”

“朱大人……”朱祁钰打断了滔滔不绝,显得有点得以兴奋的朱文正,说道,“这些,朕都在考虑。不过,还是等我们先回到了东京再详细讨论吧!”

朱文正尴尬的笑了一下,也看到上杉谦信正从后面赶来,连忙就闭上了嘴,然后打了个哈哈,放慢了速度,落到后面去了。

“陛下!”上杉谦信的气色好了很多,对朱祁钰竭力营救他的亲人,他是万分感激的,“我不知道该如何感谢陛下的再造之恩,不过,请陛下放心,从今往后,谦信虽无德无能,但也必尽心竭力效忠陛下,为陛下服务!”

“将军,你言重了!”朱祁钰看了一脸感激神色的上杉谦信,认真的说道,“朕所做的,也不全是为了将军。而且,将军应该清楚,你效忠的不应该是朕,而是天皇。虽然,在很多时候,这是一个意思,不过将军应该明白。朕只是一个客人而已,日本终究是将军,是天皇的日本,是不是?”

上杉谦信一愣,心里有点糊涂了。明帝国在日本搞了这么多事情出来,从没有人怀疑过明帝国有吞并日本的野心,不过,现在明帝国皇帝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