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现代气息的综合教学楼,楼后的草坪上卧放着一块大石碑,正面刻“实事求是”,背面则是“为人民服务”,碑上文字系出毛泽东主席之手。
再向里走,就是特色鲜明的大礼堂,窑洞拱门的设计让人自然联想起中央党校从陕北一路艰辛走来的历史。
充满古典气息的假山、池沼、亭台楼榭,一块“互佑天民”的牌坊,据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城内搬迁而来。
体育馆里游泳池、网球场等一应俱全,据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清晨这里有专人教授太极拳,而且这里也时常开展攀岩之类的体能训练。
对整个校园有了个大概地了解,姜枫漫步走回校园东区,走廊里学员逐渐多了起来,大多四十左右岁的模样,彼此很少交流,大家都是微笑点头,各个彬彬有礼,却又颇有城府的样子。
姜枫暗笑,赶紧回了屋里,想想当年自己刚到大学报到的情形,虽然彼此还都非常陌生,但却都很有激情的主动找人攀谈,没几分钟同一寝室的就可以像多年的同学一般同出同进了。再看看现在,这可能就是成年人与大学生的区别吧。
第309章 开课前的生活
午饭的饭菜还算丰盛,只是大家都各吃各的,难得的一片咀嚼声,显得很怪异。
下午三点,所有学员都到教室中集合,姜枫这个班的组织委员姓李,是一位笑容可掬的老教员,说话带点东北腔,挺洪亮的;联络员是位女同志,名字叫宁玉媛,大约30岁左右的样子,长得挺靓的,身材修长苗条,看身高得在170左右,走进教室后就坐在后面,若不是李组织介绍,大家还以为她也是学员呢。
点过名以后,李组织安排大家按大小个、眼睛近视与否重新排了座位,很巧合,因为姜枫个头最高,结果被安排到最后一排,与那位联络员同座。
姜枫扫了一眼冷若冰霜的联络员,随即打消了招呼一声的念头,别自找没趣,但还是微微一笑,然后坦然坐下。
刚才点名时,姜枫就观察过了,班里三十五名学员,女性只有五位,算上联络员也才六位。学员普遍年龄在四十左右,三十五六岁的不过五六人,联络员的岁数倒数第二,姜枫则倒数第一,是班里唯一的一位不足三十岁的学员。
李组织站在教台后,正在讲解学员须知,要求所有学员都必须熟记于心。希望所有学员都好好表现,一周后民主选举班委会和班党支部。
李组织讲完,冷如冰霜的联络员站起身来,首先一指姜枫,然后又指了几个人,嘴里边说道:“你、你、你,还有你,跟我去取教课书。”
还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姜枫暗笑,乖乖的站起身来,随着修长苗条美女走出教室,其他被点到的三位男士也跟着走出来。
大家一路无话,随着联络员来到三楼的培训部教务处,三十六套书,一套五本,每人双手各拎二十多本,大家一趟就运回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