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岛上年纪最小,辈分最大的首徒。
她自入门以来,头一次下达动员,还是这般动用了全峰人力的架势,这让所有的弟子都产生了兴趣。
本以为自家小师祖是个与世无争,不爱管事的姑娘,万万没想到,要不就不吭声,要不就一下子就干了票大的。
在外的术峰弟子都被紧急召回。
当天午后,首峰中央大殿被撤得空空荡荡,两张巨大的地图高高悬起,分别是千年前的旧图,及当今的新图,上面每一处地形、地名及海拔高度、憩息人群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世间除书斋之外,再无人能做出如此详尽的地图。
正前方,一张十长为径的阵图正在旋转着,数量庞大的旧书古籍被传送至此,片刻便堆满了整座大殿。
术峰的核心弟子们零零散散地坐在这些书堆之中。有的正神情肃然地将书按照纸质和年份分门别类,整齐得恍若强迫症发作;有的正拿着一把色子在和自己打赌,轻浮得像是赌坊的常客;有的因五感通识,正在对着虚空中的幻觉比划运算公式。
乍一看就感觉不太正常。
仿佛群魔乱舞。
而这些人中间领头的,是一个头戴纶巾的书生,看起来竟然正常得有些格格不入。
只见他宽袍广袖,从容操作着眼前这片大型阵图,并对大陆各地传来的书目进行盘算:“处安城传达,数目完整……元省城传达,数目完整……中书城传达,数目完整……福城传达,特么的怎么少了一架子!通知福城管事的,左围靠后第十一排,把那一架子扛过来。”
座下一位弟子领命去办。
在这些海量的藏书传送过程中,这书生竟是一眼就看出了某个书斋应达书目的缺少。
整整一天时间,大陆所有古籍被回收至此。
第二天清晨,诸事准备就绪,术峰长老带着言小仙尊出现在中央大殿,对之前在古籍中的发现和筛查标准进行了简要说明。
随着讲述地逐步展开,坐在书堆中的天才们渐渐停下了手头的动作。
言音指了指后头的巨大地图,道:“在座都是思维缜密,条理清晰的人,所以希望借助大家的力量,尽可能的找出那些藏在字缝里的信息,涉及疫变混血出现的地点,可以按照信息可信度由浅至深进行标注。”
“也希望能大肆发挥诸位的推演能力,将具有相关性的事件进行联系,已期找到其中可能存在的共同点。”
“按照疫灾之后的反馈,各幸存道门受到疫潮的受害方向并不一致,且因修真界道门分散过广,地形不一,难逆推出它到底从那个方向而来。但若是能将当时凡间各地的受害情况进行还原,增加多个参考点,那或许就能看见真正的源头。”
在所有人的描述中,都觉得那场灾害来势汹汹,像是一场毫无征兆的瘟疫。
但那若真是一场瘟疫,就必然有三大要素存在。
那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既然已知易感者就是灵兽和混血,那他们是如何受到影响的呢?又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受到影响的呢?第一个受到影响的混血从何而来?
越大的灾难越应该有一个源头,就像海啸来自海底,地震来自地心,台风来自大气,但凡出现必有缘由。
在场的弟子确实都是厉害角色,放出去到哪都能独挡一面,光听到这就已经清楚地知道了这次动员的目的,认真地看了小师祖一眼,不必再多做说明,纷纷低头开始各显神通。
半个时辰之后,术峰弟子的逻辑性便显现出来,数张大事年表一字排开,如此数量的书籍按照年份划分完毕,人口迁徙情况出现在第三张地图上。
术峰开始高速运转。
队友靠谱的感觉可真让人安心,言音长长舒出口气,刚一转头,就见那书斋的书生破万卷正直直盯着自己。
言音被吓了一跳:“怎么了吗?”
破万卷道:“没什么。只是想问问,小师祖觉得我用什么姿势滑跪比较标准?”
献上膝盖以表钦佩。
言音:“……”
言音:“大可不必啊。”
随着时间推移,数月时光一晃而过,从古籍中得到的情报不断增多,地图上或深或浅的标注越来越多,细细的红线在其间缠绕,线索杂乱而出乎意料的丰富,信息在摸索中不断碰撞,随之出现了新的情报。
那一千年前的逝者的往事在他们面前还原,其中或许还有某个人的祖先。
言音揣着手站在那两张巨大地图前方,身形显得有些幼小,小猫揣着爪爪趴在她头顶上,澄金色的竖瞳也瞪得大大。
两个小只的神情如出一辙。
楼云诗稍微放了个空,拿起手上的烟斗抽了一口,靠在书堆上懒懒道:“诶,你说……小师祖知不知道自己有点扮猪吃老虎?”
这位小仙尊的长相带着极为柔软的特质,不带一点攻击感,让人提不起防备她的精神。平日里她也确实是这样温和又好欺负的人,正因如此,在动起真格来的时候才分外令人悚然。
破万卷懒得理这个不着调的师兄,便把手上旧书一合,随口应道:“你去问问啊。”
楼云诗眉头一挑,见有人朝言音那过去,赶紧翻开本书,垂首装乖道:“还是算了吧。”
木轮无声地滑到言音身后,在她裙边堪堪停下。
坐在轮椅上的人轻声问道:“小师叔是有何困惑吗?”
旧书中的线索已经筛查得差不多了,虽然信息繁多且零散,联系性尚且不明,并没有期望中那般明朗,却已经是意外的惊人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