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页

“贼势必不能入川,仍当走死秦界耳!”杨嗣昌一提笔,开头就写下了自己对贼匪动向的判断。“总理之入川,实无必要。眼下当务之急当是总理率兵赶来郧阳与某汇合,一同将贼围堵剿灭于郧阳,不使期复窜入陕西也。”

写好信交与家丁去送出后,杨嗣昌陷入沉思。先有左良玉这等跋扈武将,如今又有梅之焕这种自行其事的总理,他感觉心力交悴,十分头痛。想了半天,他觉得还是梅之焕的威胁更大,如果自己不能掌控局势,那场面才是最坏的。

想来想去,要改变这种局势,似乎只剩下了一个方法,那就是用一场辉煌的胜利,来重重的打击梅之焕,让皇帝也让诸将们知道,他杨嗣昌才是对的。

可要想得到胜利,光是预料到献贼会往陕西逃窜还不行,还必须得堵住并击败张献忠甚至擒斩此贼。

要完成这样的目标,现在看来还必须得借助左良玉这样的悍将。虽然左良玉比较跋扈,可此人却也确实能打善战。

杨嗣昌又拿起笔,再次提笔写信。这次他的信写给左良玉,在信中,他大大称赞了左良玉一番,然后又说房县之败并非他之责。最后又说他知道左良玉丢了总兵关防印信,因此他准备向皇帝为左良玉请封平贼将军,让朝廷援左良玉平贼将军印等等。

“阁部好一招驱虎吞狼啊。”站在一边的幕僚看到杨嗣昌如此笼络左良玉,连声称赞道。“左良玉不过一武夫,得阁部如此赏识,他岂不为阁部拼死效力?要说熊文灿本也是个聪明人,可偏偏就想不到阁部此法。若是他早点拉拢左良玉,说不定献贼早已剿灭了呢。”

“为了大局,也只得如此了,若不然,区区一武夫,本官何必如此姿态拉拢。”杨嗣昌冷笑着丢下笔。在他看来,让他放低姿态去拉拢左良玉,简直就是有辱斯文。

八月初三,齐独眼早早的就醒了。

其实昨天晚上他基本上就没怎么睡着,他是地道的黄土高坡人。以往见过最多的就是黄土地,一年中干旱的时候最多,漫天的灰尘早已习惯。后来成了贼匪,打出了关外,甚至到了中原江淮,见到了更宽阔平坦的平原,还有那遍布的江河。

可他从来不会游泳,更没有坐着巨大的江船行驶在那大江之上。

一上江船,他就感觉脚下没了根,整个人都不稳了。没片刻,他就和不少部下一样开始晕船,呕吐,天翻地覆。

整整一天一夜,他就跟快死了一样。

早上醒来,总算是感觉好受了一些。听江船上的水手们说,他们已经离行驶了五百里了。简直难以想象,一日夜,就已经驶出五百里外了。

提着吊桶从江里打上来一桶江水,洗过脸后,感受清爽了不少。

齐独眼所在的这条船不小,虽不是船队最大的船,可他麾下的一局五旗十队人马,总共一百个兄弟,另外还有四十匹骡子,加上五辆厢车,以及上万斤的粮草辎重却全都装在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