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公,向你介绍两个小辈。这个是郧阳参将傅山,湖广袁巡抚的得意门生,现在是镇南侯的中军官。这边这个,是犬子允升。”
“学生拜见曹公公。”傅山和刘允升上前见礼,虽然傅青主不喜太监阉人,可牢记着刘钧交给的任务,此时还是保持着恭敬之状。
“哎哟,两位有为后生,不错不错。”曹化淳满面笑容,最近风云突变,朝中东林党人势力大振,尤其是其中湖广籍的更是极得圣眷。曹化淳是熟知这些变化的,因此他今天才来赴刘侨的邀约,又对傅山和刘允升表现的很是亲切。
“这是我们侯爷送给提督的一点薄礼。”
傅山送上一张礼单。曹化淳打开一看,顿时有些意外惊讶,白银五万两。
“哈哈哈,镇南侯真是有心了,陛下可是经常称赞镇南侯的,咱家也是久仰大名,迫切期待他日与镇南侯京师相见呢。”
有钱能使鬼推磨,五万两银子,立即让曹化淳对刘钧这个新近窜起迅速的年轻侯爷很是满意。如此懂事的年轻人,可真不多了,尤其还手笔这么大方。
有了这份大礼,接下来自然是相谈尽欢,双方最后各自满意而归。
一连几天,傅山和刘允升都在京中大把的花银子送礼,给东厂提督,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京营的曹化淳送了五万两,给秉笔太监王承恩送了五万两,给锦衣卫指挥使送了刘侨两万两,给内阁大学士姚明恭送了两万两,给周延儒也送了两万,然后又给六部诸司,十三道言官们,也基本上上是人都有份,各自都送了一笔银子。
一时之间,镇南侯刘钧在京师的名望那是风声水起,人人称赞,甚至有了个散财童子的称号。
原来得了朱大典银子的那些人,都已经准备好了弹劾刘钧的奏折,这个时候拿人手软,纷纷又将拟好的奏折给烧了。有些人烧掉了奏折后,把朱大典师爷送来的银子又退还了,没办事不拿银子,这些人还算有些原则,而有些人不打算弹劾刘钧了,可收下的银子却也不打算退了。
朱大典的师爷在京师苦苦等候,每天都打探朝会的情况,结果根本无人弹劾刘钧,甚至连朱大典的那封奏折,也没有半点音讯,似乎如泥牛入海,就此无影无踪。师爷又去各个送过礼的府上打听,结果几乎都吃了闭门羹。
门房一见是他来了,早没有了先前的笑脸,都板着脸千篇一律的回复,主人不在。至于主人什么时候回来,则都是不知道。
第二百一十六章 加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朱大典费尽心神拟的刘钧十二大罪弹劾奏章,最后就如一道风,在京师轻轻的拂过,只吹起了一点点涟漪,然后就归于平静了,没有引起丝毫朱大典预料之中的大风大浪。
京师朝廷上下,都似乎从来没人收到过朱大典的礼,也根本没听过刘钧跋扈的事情,更不知道有过这样一封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