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也身着一身紫袍,朝廷大理寺等少卿都是正四品官,卿是从三品。
而新设的三司主官三司卿,却是正三品,各署的长官少卿,也是从三品,比各寺的官员普遍品级高了一级。
“陛下,目前除了云贵陕甘广西等部份地区还未完成详细的普查外,其余中原各省都已经完成。到目前为止,除关外新设三省,普查出来的全国人口为两亿一千三百六十七万八千五百四十七人。田亩官田民田共计十二亿零八百四十七万六千五十五亩。”
黄道周对于这些数字张口就来,根本不用看自己的折子,连零头都记得十分清楚。
不过刘钧也知道以现在的技术而言,统计数字肯定不可能真的那么准确。不过这个普查结果还是很有价值的,起码人口误会不会超过百万。
从这数字,也可以看出大汉的人口和田地数值了,而这两项也是帝国的基础。
不过刘钧也发现,大汉拥有的官田数量很多,十二亿多亩地,官田数量达到了五百万顷左右,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一左右。
这些官田有些是来自前明的官田,有些来自于前明的皇庄王庄,勋戚庄田、太监庄田等,还有数量庞大的军屯,还有部份则是在战乱中无主的绝户田,以及部份清理出来的庙田观田等。
经过清理后,侵占的都被退回,加起来总数达到了近五亿亩。不过这些田多是在边关地区,尤其辽西辽东占了很多,另外就是湖北的郧阳、山西的宣府大同等地也不少。
此外江南也有不少的官田,原本很多被侵田地,也都一一清理出来,这些多是开国之时没收张士诚的部下和支持他的乡绅土豪们的田地。
剩下七亿多亩地就是民田了,这里面也包含了许多过去的开荒地,在明朝时,曾有过旨意,开荒地是不征税的,不过如今也都纳入课税范围。
经过丈量田地和申报核查,以及换契统计,最终统计出来。
这七亿亩民田,其实大部份都集中在了地主们少里,百分之六十的地,都集中于极少数的地主手中,而天下近两亿百姓,也仅占有百分之四十的民田,实际拥有不到三亿亩地。多数农民,都是佃田,过去大明的百姓,不是佃地主的,就是佃卫所军官的,或者佃皇庄、王庄、宫庄、勋戚庄田、太监庄田。
地主们拥有近四亿民田,这还是经过了清退侵占军田,清退寺庙占田,清退了纳献田等,要不然这个数字更多。
这也意味着,在这轮的换契纳税过程中,有五亿官田、三亿民田是免契税的,要纳田契税的是这四亿亩拥有百亩以上田产地主所拥有的民田。
不过因为陕甘云贵等地还有叛乱,而辽东辽西又还经历战乱大多荒芜着,因此暂时能收到的契税也只在三亿亩左右。
“目前换契的契税征收已经基本完成,各地缴纳契税都比较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