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页

他名下原来拥有的产业不少,田庄宅院商铺都有,加起来价值也有不下十万。

但现在,被清算后,家财已经差不多散尽了。

尤其是那笔补缴欠税和换契税,不但把他银行里的一点存银都花光了,最后他还被迫把田地卖了不少。

现在他名下还有一个田庄,但加起来不过百余亩。铺子也还有几间,不过京里的大宅和西山与昌平的别墅都是他父亲李国臣名下的。

原来家里那成群的奴仆家丁,也该遣散的就遣散了。

就在几天前,皇帝又下了道诏书,说什么废除贱籍,禁止卖身为奴,也禁止奴隶买卖。

李存义不太明白为什么皇帝要下这样的诏书,娼妓就是娼妓,难道以后他们也能跟人平起平坐了?还有这个废奴更不明白,这有什么好废除的。

不明白归不明白,皇帝的旨意还是要遵守的。

再说家里现在虽还有些产业,可现银基本上都没了,养不起那么多人了。打发了那些人,这宅子也卖了,李存义在外城买了一栋三进的宅院。在别人看来,这是大宅子了,可在李存义看来,这只能算是勉强居住的地方。

从内城搬到外城,本就是不得已,何况还从豪宅换成了三进的小宅院。

不过没办法,不卖宅子就交不清税。

最可恨的是,卖宅子和田产的时候,虽然不用交契税。可买这座宅子的时候,他还是交了一笔契税,按税法契税是由买方纳税。

出门,只有一个老家人站在那里打扫着院子。

李存义路过时,大声的对他道,“不用扫了,反正过几天这就是别人的了,再也不是我们的了。”

老家人停下来,等他过去,又开始扫了起来。

站在门口,李存义又是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