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一轮炮就把城门楼连带着城门给轰塌了,紧接着汉军一个冲锋,就夺取了豁口,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就已经杀进了城中。
太快了,快的让他现在都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贵阳城里的土兵不少,可他们根本没想到汉军会发炮,更想不到他们会攻城,更完全想不到贵阳的城墙连半个时辰都抵挡不住。
事实上,他们连一刻钟都没顶住,一轮炮轰,再加一轮冲锋,汉军就入城了。
凉亭里,安位还在懵逼之中,其余的人也全都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第五百三十五章 顺者昌,逆者亡
郡在贵山之阳,故名贵阳。
明隆庆二年,明朝将程番府由程番移至贵阳,第二年改程番府为贵阳府。但在贵阳府建立前一百年,贵阳地名已经出现。在贵阳地名出现前,宋代把此地叫贵州,元朝时改贵州为顺元,永乐十一年,贵州省建立后,贵州既是省名,又是省会名,直到隆庆时,方改名贵阳。
在唐时,西南有南诏国,宋时有大理,南诏和大理都在云南,而贵阳相邻,当时也一直都是羁糜州,比之元明时的土司还更天高皇帝远。
哪怕到了明末时,经历了几百年的交流,可在贵阳依然还是彝民苗民比汉人多。在奢安之乱前,贵阳的汉民人口登记在册的不到五万人,而彝人数倍之。
经历了奢安之乱后,贵阳城里的汉民更少。
奢安之乱前整个贵州境内的汉民都不过十万户,而在奢安之乱前,光是贵阳的彝人以及土司管辖下的苗民等,就多达不下五十万人口。
明朝以前对于西南夷人,是不统计人口的,而是直接统计寨子。
奢安之乱中,传说贵阳被围城饿死四十万人,死的也绝大多数是彝苗等夷民,奢安之乱虽然沉重的打击了明王朝在云贵等地的统治,但也一样伤了彝人土司的力量。
只是安位却还如井底之蛙,把大汉当成了大明。在他的印象中,大明的官军是野蛮的,当年贵阳之围,明军总兵公然杀人卖肉,平叛的明军在各地烧杀掳掠,使的他对官军并没什么好印象。
而且他简单的认为,汉军是去平云南沙定洲的叛乱,因此这个时候不敢做出什么过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