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页

原来是这么个消息啊,看来这些个漠西鞑子确实能折腾。

但百官们转而又奇怪,这跟大汉有半个铜元的关系?

那什么沙俄、哈萨克、叶尔羌,甚至就算是乌思藏,那都跟大汉有什么关系?

巴图尔珲台吉与他们之间的攻伐,那顶多算是狗咬狗吧,反正西域离中原十万八千里呢,只要他们不越过嘉峪关,不越过金山山脉,不越过昆仑山,随他们怎么打去就是。

可大汉天子却要御驾亲征,西征卫拉特人。

于是乎,许多官员都觉得太奇怪了,皇帝莫不是在京师呆的有些腻,想出去威风威风吧?

在这件事情上,京官们出人意料的都态度一致,觉得西征卫拉特,有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之疑。

有些官员话更直白点,漠西有啥啊?沙漠、高原,乌思藏的牦牛,吐鲁蕃的葡萄干?那点玩意,大汉缺?

大汉有漠北漠南,根本不缺牛也不缺马,奶肉和皮毛,多的是。

有那闲功夫,不如抓把劲把中南诸土著给干趴了,把南洋岛夷给灭了,中南那么多肥沃的土地,南洋上的香料、矿产,这些收入囊中多好。

似乎现在大汉的官员们都比较务实不务虚了,大家都比较在意实利。

说白了,这些官员都觉得漠西没油水,打仗划不来,搞不好会亏本。

这么能算计,刘钧听到东厂的奏报后都不知道该感到高兴还是高兴。不过他起码没不满,毕竟这些官员很务实,也没有说是怕打仗,只是觉得不划算而已。

厌武惧战,这才是最可怕的。

大汉连年征战,但几乎都是对外作战,且连连胜绩,不但开疆拓土,也确实带来了许多战争红利,上到官员下到普通百姓,都不惧战,都不怕打仗。

不过就算七位总理参赞都不支持西征,更反对御驾亲征,可哪怕整个京师的官员们都认为不该西征,可刘钧并不理会他们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