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冷冷地道:“他信中说他为了让司马懿上当,事先不能和你说明,这其实不过是他的诡计。为了让这诡计看起来更像是真的,他便施了苦肉计,当众责骂了你,还说要革你的职,让你受了委屈。而你劳心劳力的筹备船只,实有大功,可贿赂了钱之后竟还莫明其妙的挨了骂,险些被革了职。若不升赏,对你来说实在太不公平。于是他想让朕看看有什么适合的官职让你干干。朕接到信之后,当即便令孔明从优叙议,给你安排个美差,并打算赐你为关内侯,以示鼓励。没想到正计议间,便收到你降贼的消息。朕想既然你已经是魏国的雍州刺史了,大汉的赏赐你一定也不屑一顾,此事只得作罢。仁禄在信中竟说你的好话,没想到今天你居然反咬他一口,你自己说说看朕今天斩你没有冤枉你吧?”

冯翊太守没想到贾仁禄竟会站在自己这边为自己说话,而且他竟将收受的贿赂呈给了刘备,自然不是为了钱才替自己说话,实是因为他觉得对不起自己,让自己受了委屈,这才出面为自己谋官。而自己投敌在先,揭发他行贿在后,如此作法实是卑鄙下流无耻,但凡知道此事的人都会站在贾仁禄那边,而不会向着自己说话,刘备发怒要斩自己,倒也无话可说。事到如今已没什么好说了,只恨自己当初一时没想清楚便投了司马懿,当时哪怕是弃城而逃,躲到长安去,刘备也会既往不咎,照样升他的官,封他为关内侯。想到此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罪大恶极,像只斗败的公鸡,垂下头来,一言不发。

刘备一挥手道:“推出去斩了!”

御林军将冯翊太守推出,须臾献头帐下。众守令看着血淋淋的人头摆在案上,无不股栗。

刘备微微一笑,道:“冯翊太守罪大恶极,故朕斩了他以正国法。诸位不过一时不查,受了司马懿蛊惑。如今既已认识到错误,便该痛改前非,尽心朕办事,朕自然不会薄待你们。不过话说回来了,倘若你们再三心二意,朕要斩你们,这尺寸之刃总还是寻得到的。”

众守令吓得打了一个寒噤,齐声道:“不敢,臣等自当竭心尽力为皇上办事。”

刘备一挥手道:“没事了,你们退下吧。”

众守令如闻大赦,谢恩之后,飞奔而出,如鸟兽散。

刘备微微一笑,道:“这冯翊太守的空缺嘛……”望着帐外,出了一会神,又道:“对了,朕曾答应子敬,不论他在哪,这太守的位置朕都给他留着。这匹夫尚且不失信于人,何况是天子。嗯,就让子敬来做冯翊太守吧,孔明速替朕拟旨一道,前往仁禄军中传旨,封孟子敬为冯翊太守。”

诸葛亮答应一声,自命有关官员下去办理。原来刘琦死后,荆州的大小官吏皆愿归附刘备,刘备来者不拒,照单全收,孟达这棵大墙头草,自然也在其中。刘备虽曾说过这太守之位要给他留着。不过他来时太也不巧,各郡太守都已有人,未有空缺。刘备当然不可能无端赶走一个太守,将其换上。于是便暂封其为偏将军,留在帐下听用。此次抵御司马懿来犯,他这个偏将军便自各奋勇,跟着骠骑将军贾仁禄屁屁后面混,对他大献殷勤,乱拍马屁。贾仁禄一见到他就头疼,自然不会多和他多所朝向。好在其时贾仁禄官位显赫,中军帐中禁卫森严,像孟达这样的小官想见他一面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贾仁禄手下的将领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孟达的光辉事迹,十分鄙薄其为人,也不愿和他交往,是以孟达在军中人缘极差,十分孤立。唯一和他说的来的便是刘封,孟达知他是刘备义子,自然也是加意巴结,常常到他营中闲聊。正好刘封失恋之后,心中郁闷,想找个人排解。两人一拍即合,聊得甚是投机,相见恨晚之感油然而生。一来二去,两人之间交情日渐亲密,渐渐的无话不谈。

刘备封孟达作了冯翊太守,对现了昔日之诺,心情舒畅,正要和诸葛亮商议军国重事,忽地想起一事,眉头一皱,问道:“附近郡县的守令都来了么?”他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他刚才接见郡县守令时,没有看到蔡文姬的丈夫、朝那县令董祀。

诸葛亮道:“有一人没来。”

刘备明知故问:“是谁?”

诸葛亮道:“朝那县令董祀。”

刘备面色一沉道:“朕此次巡幸万年,虽说不想侵扰地方,没有令各官前来迎接。但所有守令都来了,董祀为何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