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道:“皇上想要征讨东吴,只须命一上将往征,何须亲劳玉趾?”
群臣纷纷附和,刘备想了一想,道:“现在不是讨论正事的时候,明天再议吧。”
次日君臣在前殿就出兵事宜展开激烈争论,诸葛亮、钟繇、徐庶等人都反对对东吴用兵,理由是孙权老奸巨滑,陆逊诡计多端,都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再加上长江天堑,极难逾越,此行徒劳无功都算是大幸了,要是有个闪失,必然全军覆汉,后果不堪设想。可刘备为连番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只道汉军无坚不催,无往不利,硬是要亲自提兵前往。争来争去,相持不下,刘备火了,不顾众人反对,当即拍板,御驾亲征。秦宓杨阜不理,继续切谏,刘备大怒,传令鞭背百下,赶出殿去。两人当殿被打得皮开肉绽,其他人自然不敢再放声音了。
多官商议良久,刘备遂命左仆射诸葛亮保太子监国。车骑将军张飞镇守邺城,以防鲜卑异动。镇东都督赵云领本部军马由合肥南下攻濡须,威逼建业。魏延领荆州军马向江陵。徐庶、司马懿为军师;马超、黄忠为前部先锋;张嶷、姜维、关兴为副将,张苞、石苞、邓艾为合后。战将数百员,共兵马七十万人,号百万,择定甘露五年秋七月丙寅日出师。
刘备虽然一意孤行,但第一次主持大局,却也小心。他知道东吴形胜尽在荆襄,得了荆襄,便可高屋建领,直捣建业。于是他决定亲率主力由白帝城进发,沿江而下,来取江陵。
早有细作将消息报与孙权,其时鲁肃、吕蒙俱死,朝中殊乏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举国投降的呼声,甚嚣尘上。不打一仗就降,孙权心有不甘,可这仗打如何打,由谁来打,他心里又没底。惊得他面如土色,忙命人连夜筑坛完备,大会百官,请陆逊登坛,拜为大都督、骠骑将军,进封娄侯,赐以宝剑印绶,令掌江东及荆襄诸路军马。高坛上,孙权拉着陆逊的手,语重心长的:“阃以内,朕主之;阃以外,将军制之。”这可是把自己的全部家当,和身家性命都交给了陆逊了,至于这一把是不是赌对了,他心里也没谱。
陆逊领命下坛,令徐盛、丁奉为护卫,即日出师,一面调诸路军马,水陆并进。消息传到永安行宫中,刘备笑道:“陆逊不过一孺子,何能为?此番朕破吴必矣,哈哈!”
司马懿道:“前番东吴入寇,三路大军两路俱败,仅有陆逊这一路不但没败,反而大获全胜,斩获甚众。此人之才不亚孙吴,皇上不可轻敌。”
刘备笑道:“上次不过是他运气好,此次遇上朕管教他有来无回。”
司马懿还要再说,刘备摆了摆手道:“仲达不必再言,朕自有主张。”传令三军俱进。关公为了这一天已准备了十几年,大小战船俱已完备,刘备一声令下,数十万大军各依建制,排队上船,刘备站在高阜处向下望去,但见大小战船层层叠叠,一直展至天际,兵士们挨个上船,号令整肃,军纪严明,心中豪气陡升,叫道:“朕有如此军马,何愁东吴不灭!”
宜都郡治夷道,陆逊升帐,齐众将议事,陆逊道:“此番征进,汉人准备了三四年,兵精粮足,气势甚锐,其势诚不可当。韩当!”
韩当大喜,心想都督用兵第一个就点自己的名字,一定要派大用场,应道:“末将在。”
陆逊道:“你领军一万前至巫县一带迎战汉军……”
韩当听说用他打前锋,更是心花怒放,不待他说完,就抢着应道:“是。”生怕陆逊反悔。
陆逊笑道:“我还没说完呢。此战只许败不许胜,将敌人引至猇亭一线,这头功便是你的。”
韩当道:“什么,只许败不许胜,都督这是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