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大约跟对方沟通得不太顺利,皱着眉头点点头,扬扬手里两张纸,“嗯,移是要移了,不过,这帮家伙实在太黑了点,拉出来的这单子,让我怎么跟领导交代?”
垄断企业,那自然是黑的,不过在楚云飞想来,内海的供电局,大约好比先阳的还好点,“呵呵,内海已经算不错的啦,我们老家,把三百八的电从杆子上引下来,都得出五千块,总共十米的线都没有,这里不知道收多少钱?”
徐工干电气这一行时间长了,自然知道楚云飞说的是实情,起码,内陆很多城市是这么做的,“你说得也是,不过,这里毕竟是内海啊,怎么供电局钱让我们出,东西一定要他们买?我们也可以去他们指定的品牌那里采购的嘛。”
徐工想的,不能说不在理,供电局为了保证设备质量和线路稳定,对相关设备的采购,应该做严格的管理,其中就包括对品牌和生产厂家的认定,换句话说,就是斟选几家质量和名气都属上乘的企业作为供货商。
徐工看重的,就是“几家”这种情况,作为供电局这种垄断性质的单位,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宝压在一家身上的,那样实在就太被动了,供货企业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哪怕其中一家企业独大,占了90%的定单份额,至少也要留出来几个百分点的份额,来安慰其他几家供货商的,这叫“规避运营风险”。
既然供货的不只一家,要是徐工他们去采购的话,起码在小范围内还能“货比三家”,搞搞价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第二卷 遁于渊 第八十九章 老子不做了
供电局的态度已经摆明了,他们不可能把这一块的利润拿出来的。根据徐工的判断,自己购买和对方购买,相同的设备,差价大约就能达到百分之二百。
虽然这种潜规则是一直存在的,但多少还是让徐工有点不平,这绝对会影响他在老板心中的地位,“可以理解”和“乐于接受”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
何况,徐工和他的老板也知道,有些房地产开发商,是能够争取到自己购买部分设备的权利的,他们公司也不过想循着别人的例子,省点钱就是了。
其实,徐工看重的这点东西和资金,对他们公司而言,根本是无足轻重的,但放在徐工身上就不同了,谁叫他是负责电气的呢?
说到这里,徐工长叹一声,手中的打印纸抖了抖,“唉,反正我也不过是个打前站的小兵,这事,还是让领导头疼去吧。”
这种情况,楚云飞也不好再说什么,略微安慰了徐工几句,就问起了电表的事情,“那照你这么说,将来,很有可能电表也由他们代你们购买,是吧?”
不出楚云飞所料,他的风煽得正是时候,听到这话,徐工回答得斩钉截铁,“他们想都不用想,刷卡式电表作为一种非常方便的缴费方式,是我们小区应该有的标准配套设施,哪里轮得到他们来指手画脚?”
这样就好,楚云飞点点头,在这件事上,徐工的意见虽然未必是决定性的,但他要坚持己方购买的话,系统工程师的建议还是比较容易被采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