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页

哪怕国内纷纷上了这种项目,一二十年内,不过是中国会成为世界的“轮胎生产中心”而已,要抢,也是中国人抢外国人的饭碗。

当然,轮胎出口到美国,这个前期的运作,还有后期保证能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个都可以拜托“七色彩虹”来搞的,有钱大家赚而已嘛。

现在童思远想请教楚云飞的,就是:这两条路,你觉得我走哪一条合适?

听起来,两条路,好像都不错,楚云飞刮刮鼻子,琢磨了起来,不过,这两条路,似乎,也都有致命的缺陷。

第一条,起码化工产品的进口配额就在那里卡着呢,这可是国内运作的事,想都不用别让外国人帮忙,外资再牛,不过是享受点优惠待遇什么的,指望它们改变国家政策,那不是做梦么?

再说,瑞沃公司想靠批发这个挣钱,倒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你要想挣得安逸,资金回笼有保证,那就必须要做到足够大,能跟上家压了价格,再向下家让让利,才可以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要是占据的市场份额不大,那也没什么意思。

可要实现这个目标,手里没有十来八个亿现金流的话,那根本想都不要想的,就算有,人家维伦斯家,也未必看得上这种买卖呢。

第二条,其实瓶颈还是在资金上,虽然楚云飞不知道建一条全钢子午载重胎生产线要多少钱,但只看童思远的说话的慎重样,就明白了,这种生产线,那绝对不会便宜了。

而且,这样一条生产线,虽然童思远说,资金充足的话,两年之内就可以建好,可这两年之内,设备或者说政策有什么变化的话,可能还需要追加多少资金呢?俗话说得好,“变化总比计划快,决算总比预算多。”

虽然楚云飞可以确定,估计就如同谢娴一般,童思远也为公司的发展定了基调了,此刻不过就是大致问问的意思,可自己要是什么都说不出来,那不是被人小看么?

“呵呵,童大哥,这个化工原材料的事情,我不太懂,得回头问问别人才知道;还有,你想的这个轮胎的项目,其实我也不太明白,这样一个项目,你敢上,自然有你敢上的道理,不过我是想问下你……”

这话,还真的不太好出口呢,他总不能揪着别人的脖子问,你做这个项目,强项在哪里,凭什么你就敢这么做?于是,斟酌再三,他还是换了种表达方式。

“……一般情况下,这种项目想做好的话,必须形成自己的项目壁垒,壁垒有两种,一种是技术壁垒,一种是资金壁垒,不知道你在这个项目上做,所依据的壁垒,是哪一种?”

“这个……”这话,问得童思远顿时语塞了起来,他做生意,不是一两年了,自然不可能用那种刚入行的新人的话来回答。

比如什么“因为我信息灵通、触觉灵敏”之类的屁话,那纯粹是提都不要提的,说出来没的让人小看,眼下,口袋里揣着钱找项目的人海了去了,哦,敢情天底下,只有你一个聪明人啊?

可事实,还真的是这样的,童思远犹豫半天,终于开口,“技术壁垒,那肯定是谈不上了,虽说这个项目,也算是高科技项目,但这个专利,我是没办法垄断的,也是跟别人一样,随买随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