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无常就体现在这里了,瑞福远面临资金压力的消息,很快就不胫而走,分销商们并不傻,现在还钱,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么?
没错,有人还了钱的话,是会落个好口碑的,但别人不还钱的话,瑞福远要垮还是早晚的事,口碑?口碑算个屁啊!
趁火打劫,才是发展和壮大自己的道理,商场如战场,这年头,愿意做宋襄公的人还真不多,你讲了情面了,将来别人谁跟你讲情面?
就连那些一向信誉良好的客户,现在都是能拖一天算一天,一时间,瑞福远公司沈浸在惨淡的愁云中。
这就是典型的资金链中断引发的恶果,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来形容是再贴切不过了,庞大的瑞福远几乎在一瞬间就变得奄奄一息了。
这样阴险的手法,并不是出自于楚云飞的谋划,而是宏达集团一帮精英所为,对于商业运作,尤其对国内新兴富豪贪婪性的了解,他们比年轻的小筑主人要高出不止一筹。
整个计划中,最微妙的并不是那一亿多的诈骗行为,而是资金链中断可能引发的雪崩效应,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一个运行正常的公司,基本上是不会遇到这种麻烦的,但这种潜伏的危险,始终是存在的,这也是多少商业巨子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丝毫不敢轻松工作的根本原因。
眼下的瑞福远,也只有找银行借贷一途可以走了,但是,银行的态度很奇怪,不说借也不说不借,就是一个劲地调查了。
按说,银行此时介入的话,瑞福远起死回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虽然前景有些黯淡,未来很可能因此一蹶不振,但瘦死的骆驼,怎么说,还不比马大些儿?
最后,才有一个同陈刚相处不错的工农银行的高层,悄悄地向他透露了点内幕:有来自上面的压力,要工农行慎重考虑对瑞福远的贷款问题。
其他行有没有这种压力不好说,但银行和银行之间,联系很紧密的,虽说同行是冤家,但这种类似“黑名单”一般的禁忌存在,大家还是不吝于沟通一下的。
这自然就是小筑主人的能力所在范围了,由于“贷款须谨慎”是属于常识问题,做到这一些,他甚至不需要让那些总行的行长们太为难。
第七卷 破于茧 第五百七十八章 要约收购
楚云飞的损招还不止这些,听说瑞福远摇摇欲坠了,他甚至又向张玉虎提出了建议:是不是应该再安排一个公司,趁乱接近、示好于瑞福远?
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这个公司直接倒打一耙,不但能让瑞福远死得透透的,而且还可以乘机接管瑞福远留下的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