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他还是不怎么相信,杨锐也就心里嘀咕一下,到时候走着瞧。又想到钟观光几个的;留学问题,正好现在就可以问了:“吕特先生,我有几个朋友,比如你见过的钟,他很希望能去德国留学,学习化学……”
“没有问题,但是他要先学会德语。”吕特强调道:“只要他的德语可以日常交流,我可以直接给柏林大学写信,让他们录取他进入化学系。”
看来面临的障碍是语言了,这个没有问题,回去就让他和虞自勋两个人学德语去,杨锐端起酒杯敬了吕特一杯,以感谢他的帮忙。
第二天,吕特就派他昨天的那个随从送了一份文件过来,这是他根据昨天的生产数据做出的一份关于现在生产计划的调整方案,其实关键是反应罐和结晶罐的时间使用问题,如果安排的好,那么产量可以提升不少,按照吕特的计划,产量是能够提升到每月四吨左右,每吨的成本将在三千五百块左右,当然这没有减掉酱油和淀粉的收益,如果算上这个那么每吨的成本将在三千左右。
这个价格一给虞辉祖看到他就忍不住要杨锐减价销售了,现在定的批发价是八千块,即一个五十克装的味精出厂价为四角,零售价格在六七角左右,他感觉整个价格太离谱了,杨锐却知道这个价格虽然贵,但是前期一旦宣传的购买欲望高涨,到时候一定会断货的,现在产量最高也就是四吨,还要供应中国日本两个主要市场,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他现在已经想通知德国那边定第二批设备了,只是这味精的购买高潮还没有起来,加上钱是自己一个人的,要是拿出来给工厂投资,不符合游戏规则。
明天开始所有报纸就将宣传了,等这几天生产的产量够了马上各地就要开始做试吃了,日本那边已经是宣传的如火如荼了,虞自勋的电报里说他找的那个日本人已经被不少报纸采访并受到政府的嘉奖,弄得他都不敢在展厅里露面,至于商谈合作就更多了,几个洋人也和他商议了供货的问题,在电报里他强烈要求前期的货要保证日本市场云云。
算算产量,如果全是五十克装的话每月也只有八万件,中日加起来不要说八万,八百万富裕家庭也不止啊,看了前面市场断货是无法避免了,只能让报纸宣传不那么卖力吧,试吃和赠送就减少一点吧,先卖钱再说。
杨锐把他的分析一条一条的算给虞辉祖听,本来他这几天他看报纸和听见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味精就感觉大卖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现在听杨锐这么一分析,更是觉得急切的不得了,拉着杨锐就要找阿德哥几个,要大家筹钱再卖三套设备,对此杨锐是没有问题的,他现在刚有了几万块。
第051章 扩张
有虞辉祖的赞同,杨锐就马上行动了,下午就找到布朗一起到禅臣洋行找郑渭刚,郑渭刚奇怪杨锐找他什么事情,这么急,哈哈笑过之后问道:“老弟你来的这么急,有何贵干啊?带个洋人律师,不会是来砸大哥场子的吧。”
杨锐正想着想着订货什么时候可以到货的问题,被他这么一开玩笑也笑了,说道:“大哥,你就别取笑我了,我这哪敢来你这里砸场子啊,这次来是再次订货的,还真是有点急啊,现在就要签合同,大哥你今天就帮忙给德国那边打招呼吧。”
“哎呀,老弟发大财了啊。”郑渭刚很吃惊,没听说过订设备刚到就还要订的啊,不过有生意上门总不能往外推,就招呼仆人找出上次的合同,重新拟定一份。
半个小时后,合同弄好了,一切都没什么变化,杨锐在布朗看了之后无异议之后就直接签了,现在订货,等设备到的时候是六月了要,现在到六月的这段时间还真是难熬啊,不过算上这个时代的反应速度,也许两个多月的时间不算长。
当天晚上,所有的股东都聚在仪器馆,包括一直没有见到的徐先生,这徐先生之前可是不予余力的支持,素未谋面却让人心存感激,徐先生却也是对这些年轻人心生好感,之前因为诸事繁多只是派人送了四千块钱入股,具体的事务都是由钟观光通报的,今天听说工厂开机试产并且一切顺利,也就耐不住性子下午和阿德哥一起在工厂里转了一会,对于工厂运作人员管理甚为满意。
股东一共是五人,也就没有摆什么排场就是一人一把椅子一杯热茶坐在一起随便聊了。先是钟观光介绍市场宣传的情况:“目前,日本的大阪博览会上味精已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日本人以为是他们发明的,现在所有报纸都在介绍这一伟大的发明,已经有很多商家表明要和我们达成经销协议,还有一些欧美商家也很有兴趣,欧美的我让虞自勋转过来由沪上这边谈,至于日本那边的就在当地谈,国内的宣传已经开始了,影响也很大,所有报纸都在转载这个消息,门市上已经有人过来询问准备拿货了,这一礼拜开始国内市场就能销售了,日本那边也将开始发货。生产这边,调整生产计划后这礼拜日的产量就能达到两百二十大斤,每月产量将达到四吨。如果按照计划增订设备,那么阳历六月开始,产量讲达到十六吨,十二月产量将达到三十二吨。”
“产量加的这么快,能销得了么?要是做出来没有卖出去,那如何是好?”阿德哥毕竟不是做化工的,对这类东西的能量不甚了解,故有此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