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页

“陛下!”海因里希见皇帝亲自迎接自己,有些受宠若惊,他知道威廉是一个很喜欢将排场的人,现在居然这么亲切,那一定是对自己这次出行很满意。

“我已经反复读过你的那些来信了,非常好,你的外交才能让我们获得了难以估量的战略价值。对了,还有中国人的小礼物,海军和陆军都很喜欢它们,我也很喜欢它们。”皇帝笑着道。整整一个夏天,他房间里的海尔皇家空调都是开着的,他甚至想一天二十四小时呆着空调房里,直到派来专门负责维护的中国工匠建议他每天最多只能享受五个小时空调,要不然会生病,他才悻悻的把空调关掉。

皇帝的兴奋让海因里希无言以对,外交的成功并不是他的才能所致,而是远东的局势变化使得中国重新做出了的选择。“陛下,中国现在还有两个顾及,在对日本开战前,他们顾及俄国,在战胜日本之后,他们顾及美国。”

“顾及美国……那些乡巴佬有什么好顾忌的,中国人被那两亿美元收买了吗?”皇帝不高兴的道。其实和现在的中华皇帝相比,他还是更喜欢清朝皇帝,因为清朝皇帝是以武力征服中国,并且内部有八个部落控制国家政权,这和德国的情况很相像,德国也是诸多公国组成的,在他看来,正黄旗就相当于普鲁士。

“杨竟成的私人代表说,没有美国参加的欧洲战争一定是德国胜利,可如果美国参战,或者在美国动员之前的德国没有彻底封锁英国,打败法国,那么……”海因里希亲王道。

“可那些美国人为什么一定要来欧洲送死呢?就因为他们是说英语?”皇帝的胡子不高兴的翘了起来。虽然中国人说的不无道理,但是德国战败如何能让他接受。

“是利益,陛下。”海因里希道:“德国的地缘环境让我们只有一个狭窄的北海,一旦海洋被英国封锁,那么美国对英法的贸易和对我们的贸易将形成巨大的反差,当美国和英法的贸易达到一定的数额,那么美国就可能参战,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殿下,我们只需要几个星期就可以消灭法军,中国人的卡车很有用。在美国人还没有动员之前,法国就已经战败。”

随着皇帝步入内廷,海因里希才发现,这次“迎接”他的人真不少,有宰相贝特曼·霍尔维格、海军元帅提尔皮兹、海军中将奥古斯塔·冯·黑林根、海军内阁大臣冯·穆勒,还有总参谋长冯·毛奇,以及陆军元帅冯·德·戈尔兹。

说对法作战只要六个星期的正是总参谋长冯·毛奇上将。他本在修改施利芬留下的巨大计划,以保证后勤能跟上军队供应。而此时中国人送来了坦克和卡车,前者增加部队进攻火力不说,后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后勤问题,就在前几天,他已经建议德皇开始大量储备柴油,同时批量购买中国产的柴油发动机,以制造大量卡车;至于坦克,考虑到柴油储备和战时有限的钢铁,他只希望少量制造一些用于步兵作战即可。

“殿下,皇家海军也可以在海战中消打败英国海军,以破坏敌人的封锁,中国人只要配好陆军牵制俄国人即可。”海军元帅提尔皮茈见小毛奇显摆陆军威力,自己不得不站出来说话。德国海军这几年的军费上升的极快,但海军的作用却被帝国内部,特别是被陆军怀疑,尤其在英国人宣布自己的造舰计划之后。

“好了,我的将军们。”皇帝高兴的看着信心十足的帝国将领,很亲切的道:“阿尔贝特此次不但给我们带来了中国人的新式武器,更带来了他们珍贵的友谊。这对身处包围之中的德意志是极为宝贵的。将军们,我们现在要的不是争论,而是有效的谈论即将开始的战争,比如如何借用中国人的力量,从而赢得这场伟大战争的胜利?阿尔贝特,还是你先开始吧。告诉我们现在以前那个可笑的国家变成了什么样子,他们的皇帝还有像女人一样的辫子吗?”

皇帝一说到辫子,几个德意志将军都是大笑起来,甚至连最严肃的冯·戈尔元帅也忍俊不住,虽然他早从自己的学生那里知道,新的国家虽然有不少人留着长发,但已经没有那根可笑并且肮脏的辫子。

“陛下,中国的皇帝很年轻,只有十七岁,他周游过世界,据说在几年前曾经来过柏林。他是一个英明的皇帝,这点应该归结于他从小就受过完整的西方教育,并且他是谦和的,把大部分的政务都交给帝国的宰相杨竟成负责。而宰相杨竟成对皇帝非常忠诚,据说在他的部队刚刚占领北京的时候,有部下建议他自立为皇,但是被他否决了,并且还重重的责罚了那几个提出这种建议的人,把他们远远的赶走。”

中国的政体一向被皇权国家所忌讳,无权的皇帝也为其他皇帝所不喜,所以在讨论中国皇帝时候,各国的大臣面对自己的皇帝,不但要把中国说成是帝国,还要把那子虚乌有的事情反复述说几遍。果然,在海因里希亲王说完这些话之后,皇帝原本耸立的眉毛悄悄的放松下来。

“帝国的权利通过皇帝陛下的允许、和一个被操控的国会牢牢的抓在杨竟成手里,那是一种叫做农会的组织,它们遍及每一个农村,为了讨好他们,杨竟成通过了土地减租案,去除捐税案等等,目的就是要让那些贫穷无法吃饱的农民可以变得更加富裕。而那些地主虽然因此受到损失,但毕竟没有全部没收土地,并且,只要他们想创办工厂,那么政府将鼓励他们,现在中国政府正计划用三亿马克贷款扶持国内的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