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页

限高没有就算了,但承重怎么能只有十二吨,杨锐当下摇头道:“这不行。”不过想到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又道:“你接着说吧。”

“是,大人,县道不能超过六吨,乡道不能超过三吨。省道、县道、乡道之不同在于,省道是弹石路、县道是碎石路,乡道是沙土路;省道宽八米,县道六米,乡道为四米……”颜德庆道,他还要解释为什么选这个尺寸的时候,却被杨锐打断了。

“弹石路是什么路?柏油路不是很好。”杨锐问道。

“大人,弹石路也可以修成柏油路,只是天气一热,这柏油路就会化了。”颜德庆道:“弹石路主要以三合土修成,三合土分量以一二四为合格,即一分青州泥、两分净沙、四分坚白石,这路最为耐用。”

“但是只能承重十二吨?”杨锐摇头道,对现在的筑路技术很是不满意。

“是的,大人。国内外暂时还没有超过十二吨之汽车,所以我们就……”颜德庆道。

“那也只是暂时没有,不是说以后没有。”杨锐想到自己苦心设计的集装箱物流系统,航运、铁路在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集装箱,可不能被公路给毁了,他强调道:“现在工部已经研发了载重十吨的大型运输货车,十年以后还会有载重二十吨的货车,加上车的重量,整车应该接近四十吨。再有就是公里限高,车高再加上货物,最少也有三米五六,这些都要在设计公路的时候注意到。”

高度也就算了,车重居然有四十吨,运部的官员包括盛宣怀在内都傻了眼,要不是这话是杨锐说的,他们无法相信怎么又这么重的车,这都快赶上火车了。几人惊讶间,盛宣怀道:“总理大人,十年之后汽车真的能拉二十吨?”

“当然能做到。”杨锐道:“其实现在就已经能做到,只是技术还不够成熟而已。铁路是给火车走的,公路是给汽车走的,去工部要资料吧,你们修的路务必要能让工部造的车能走。加紧时间在这一个月时间去重新实验路面,然后再给我一份新的、全面的报告。”

第038章 成器

时代中的任何事物总是有存在的前提,也有消失的理由,三合土路在当下的中国已经是最先进的路面了,而当今世界,津京公路这种柏油混凝土公路已是先进公路,远胜于一般的柏油路和被各国广泛建造的碎石路,当然还有更先进的碾压水泥混凝土公路,不过因为碾压设备如混凝土振捣机还没有发明,所以即便现在出现,也要到二战后石油危机沥青稀缺时才会普及,而再高端一些的钢筋混凝土路,那只有雏形。

是以贸然要求路面达到能承重四十吨的要求,在当下确实是强人所难了,可筑路技术发展的细节伟大领袖又怎么能知道的。运部一干人在总理发话后便低着头出了银安殿,回去想办法去了。

这些人才打发走,代总参谋长贝寿同带着一份急电就过来了:俄军越境占领北庭(伊犁)。

“他们有多少人?”杨锐放下电报,毫不惊慌,这是事先就预料到的,而且给西域省省长杨增新的命令是保存实力、保护汉民、等待时机,并不要他做什么大举反攻。

“大概在一个师左右,都是些哥萨克骑兵,良莠不齐。”贝寿同道。“先生,杨大人手上有一个整师,我们要打还是能过去吗?”

“嘿。打过去干什么?”杨锐笑道:“我是巴不得他打过来,这样外交上我们就不会这么被动了。下令给13军军长彭彦颐(清鹏),他要是管不住自己的手下,那就提头来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