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刚做完观察记录的周梦蝶过来找雷晓飞,看有什么需要帮手。雷晓飞临急抱佛脚,问她会不会作画。当见她点头时,雷晓飞就迫不及待地让她在划定的范围内,用最简单的线条画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

周梦蝶酝酿了一下后,就下笔一气呵成,雷晓飞看了她的画,大喜过望,他根据用竹片加工的实际操作工艺,让周梦蝶在加工困难的地方稍加修改,然后让她画到做好的斜面上,用形状不一、大小各异的竹片、竹枝拼出来。拼好画后,那效果不用说是雷晓飞,周梦蝶也看呆了,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画的,简洁的竹拼图中,流出自然、古朴、厚重,让人有溶入其中之感。

代表春天的画完成后,雷晓飞又以古诗为题,让周梦蝶一鼓作气画下了夏、秋、冬和梅、兰、菊、竹七幅画,然后自己和周梦蝶花费了两天的时间来用竹片把画拼好,再让林先生在每幅拼图中写上那句相关的古诗,才把画分别挂到两间雅间。

雷晓飞还给两间雅间分别起了个名,镶有春夏秋冬的竹画的房间叫四季,镶有梅兰菊竹的竹画的房间叫颂雅。

竹画挂上后,雅间的装修已算全部完工。

第121章 亲自坐镇

墟里小吃店雅间的装修,比“果然好味”又高了一个档次,象征着雷小哥在这一行又有了进步,这就是周梦蝶对雷小哥雷小师傅敬服到不行的原因。

因为内行的周梦蝶心中清楚,已到宗匠级的人想再进步很难。而眼前这个雷小师傅,无论手艺上还是创意上,好像每天都在进步,这就不得不令她匪夷所思啦。

雅间装修好后,凡参观过的人都流连忘返,也都咄咄称奇。

这天,雷晓飞利用中午没多少客人的空挡,让林先生、胡医师、林采微和周梦蝶站在客人的角度,来先体验一番。

林先生等几人坐进颂雅房后,雷晓飞端上自己临时发明的几个配套这个雅间的菜式,一碟摆成梅花状的红烧肉,一盆猪肝夜兰花汤,一盘菊花鱼,五筒竹筒饭。

雷晓飞上的这四个菜式与雅间那梅兰菊竹的竹画配合得丝丝入扣,菜和画互映交辉,让人在吃菜之余,情不自禁地抬头观画,在观画之余,又情不自禁地低头吃菜,这个中的滋味,只有坐在此雅间的人才能体验。

林先生几人何曾见过如此精致的菜式和如此绝妙的创意,简直是呆住了。胡医师赞叹地喃喃道:“天才就是天才,菜都做得让人匪夷所思,真不知他的脑瓜是什么构造的。”

胡医师的话让在座的人同感,如果不是天才,试想谁可以把菜做到画一样的境界呢?谁可以把菜馆做到雅的绝顶意境呢?

其实,这就是时代的差距,在雷晓飞的前世,哪家茶楼菜馆的装修和菜式上没有自己的特色?雷晓飞见多了,自然就像熟读唐诗三百首一样,不会吟来也会吟。但在当代,几千年的落后差距和人的落后眼光局限,让众人与雷晓飞处在两个天差地别的层次,众人就理所当然地把雷晓飞当成了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