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子生气了,后果自然很严重,同为京城上层,他自然知道张太子的一些东西。张太子家的自留地张公子是没能力也不敢去伸手的,可张太子还有些通过政府部门的过手油水,张公子就惦记上了,你惹我?那我回敬你。
张公子智商很高,自然做事也考虑周全,他也没明目张胆去打劫张太子,而是很隐秘的去拉张太子的后腿。听说张太子要包个水利工程然后转包,张公子就利用个外资公司去虎口夺食,由于张太子不便出头,自然张公子稳居上风。
可世界上的事确实没有绝对一说,张公子虽然事情做得高明,可由于属于私人恩怨(公子这么认为),不敢让他的张董父亲知道,年轻人做事不稳重,难免就有丝差池。
京城高明人众多,张太子感觉事情不对,大力去调查,这种局面下,恐怕就算是张志中出手也得露馅,何况小小的年轻张公子?
第二十三章 谈判进行中
张太子很轻易的就发现了是张公子在背后搞鬼,甚至太子都能打听出来这事根本就是公子的个人行为。
于是张太子真的生气了:面子是别人给的,可绝对是自己丢的。你不仁在前,就别怪我不义了。于是张太子动用各种能量,黑道、白道、红道、无间道一起出马,务必要给宏达一个惨痛的教训:太子,不是随便一个阿猫阿狗之流就能惹的。
于是宏达集团在各方面都受到了相当打压,虽然宏达海外的基业基本上没受到什么影响,虽然宏达根深叶茂家大业大,还支持得住,不过疲于奔命那是理所应当的。尤其是大多数的中间势力趁机拼命从宏达那里榨取油水:平时不方便怎么招惹你,现在可是该你出血的时候了。
事情于是就越发展越大,最后大到张太子也必须为某些事买单的时候,两败俱伤的结局就初现端倪了,太子和公子都不得不痛苦的承认:对手比想象中的难缠,事情不能再继续下去,否则就是白白便宜了看笑话的人。
不就是个小小的意气之争么?又不是有不共戴天的仇恨,在张志中张董的强烈建议下,两个年轻俊杰开始坐下来谈判。
既然双方都有和解的诚意,那和解就是个时间问题了。自然该有的步骤还是要有的,该做的工夫也是要做的,现在就是张公子和张太子的第三次谈判了。
张公子手里把玩着一个前清某亲王留下来的玉扳指,笑嘻嘻的说,“丰亚哥,其实我真的还是比较喜欢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你都不知道我上学时候怎么熬过来的,居然还说我黄皮白心。”温文尔雅的举止,尽显一代儒商风范。
张太子端起小茶壶,抿一口极品雨前雀舌,“呵呵,老虎,就算蒋介石带走了故宫的大部分文物,带走了那么多的名流高士,可大陆他是带不走的,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啧啧,哪儿是几条船几架飞机就能运得走的?所以我觉得你最多也就算得上喜爱,说精通可就不行了啊。”儒雅中透出丝丝豪气,端的不愧太子的形象。
“对于成功的商人来说,有喜欢的理由就可以做好。”儒商丝毫不为被怀疑而介意,“遗憾的是,小弟现在还算不上成功的商人,要不也不至于惹恼丰亚哥,自己找倒霉了。”
太子们衣食无缺,能量过人,讲的就是个面子,“哈哈,这件事哥哥我也有错,主要是咱们沟通不顺,沟通不顺,不许再说了啊。”
于是谈判一如既往的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两俊杰从伦敦的天气谈到赛马的配种,虽然圈子和经历不同,但所处阶级相同,共同语言确实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