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

“没错,就是太可恶了!”

叶钧耀又骂了一声,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脸上疲惫的同时,心情却因为对汪孚林这一通倾泻,稍稍冷静了下来。毕竟对面只是个稚嫩的小秀才,又和自己在县试中有点师生之情,之前又有点香火情分,他说话不用那样端着。

尽管他只是三甲进士,但对于自己的评价一直很高,总以为自己走马上任之后,一定能够治理好一县子民,可现实是他上任几个月来,还在政务摸索期,结果先是一场功名风波把他打得头昏眼花,而后又是这当头一棒。他甚至想到,要是这些胥吏差役大闹起来,说是他任上才有这亏空,他又该怎么办?

他看了一眼汪孚林,突然想起,自己今天一时起意召了户房司吏过来,而后气急败坏之下,就因为大宗师之前主持道试期间,由歙县负担的那笔开销,跑去徽州府衙扯皮了,结果非但没见到知府段朝宗,还被舒推官给挤兑了一通,所以,上床就寝前,心中烦乱的他随手一翻桌子上的投帖,一看到汪孚林那份就立刻回忆起了当初这小秀才的提醒。

这时候,他看了一眼汪孚林,突然用试探的口气问道:“孚林,你觉得本县是否可以找个能手,将账目做平?”

听到叶县尊居然如此天真,汪孚林顿时哭笑不得。他做出仔细替这位县太爷考虑的模样,眉头紧皱了好一阵子,实则刚刚早就想好了。

“老父母,恕学生说句不恭敬的话,既然对方敢要挟,背后说不定有人,如果轻举妄动,说不定反而被他们带到沟里去了。更何况,这年头精通书算的人,不是掌柜就是胥吏,难保风声不外露。”

叶钧耀顿时急了:“那本县岂不是只能被小人算计?五千两摊派公费,万一激起歙县各区各里反弹,那可如何是好?”

“其实,学生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外人不能用,那户房其他人呢?”汪孚林说到这里,见叶钧耀登时眉头一挑,显然有所领悟,他便接下去缓缓说道,“老父母之前审案的时候,学生虽然没有去旁听,但也知道,典吏万有方为了多得心红银,私刻户房印章,在别人的文书上盖假印,罪证确凿。而那帮役刘三又和汪秋沆瀣一气,盗用典吏万有方的假印,出具假契书,诬告我买侄为奴。这两个人罪有应得,轻饶有违法度。但那个户房司吏刘会……”

“对啊,刘会倒是查无实据,所以本县才让他取保!”叶钧耀忍不住一拍大腿,喜形于色,“而且,万有方和刘三都还押在大牢,但刘会坚决否认侄儿的事情和自己有关,所以本县也只能准了他回家待审。”

说到这里,他上下打量着汪孚林,声音一下子低缓了下来,“不过,我身为一县之主,之前又答应了大宗师,若召见这样的待罪之人……”

见汪孚林一脸不太理解地看着自己,叶钧耀想起这小秀才不过十四岁,他就干咳一声道:“本县不好亲自去见这样的待罪之人,又恐身边人不能说清楚利害,孚林可愿意代劳?”

“这等重任,学生恐怕……”

不等汪孚林把话说完,叶钧耀便站起身来走到汪孚林面前,如同长辈一般按着他的肩膀,状似带着无穷期许:“你若是能够为本县料理了此事,来年你那儿子金宝参加县试的时候,本县保准给他一个第一!”

汪孚林本来就是以退为进之计,没想到叶钧耀竟然丢出这么一个诱饵,他登时又好气又好笑。而叶钧耀仿佛还以为他不相信,继续循循善诱道:“孚林莫非以为我在空口说白话?如金宝那般资质,又能好学上进,两年时间尽可习得八股精髓,这是大宗师亲口说的!你放手去做,本县给你托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