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玛现在真想一脚把他给踢开:“算了算了,小青,你看他们那些乐器你能用什么不?”
徐妃青看看点头:“手风琴吧,小时候就学过了,小县城地方上最多的乐器就是手风琴,小提琴在学校学了一点,如果到毕业估计能考个级……”米玛又嫌伍文定把拉小提琴的耽搁了,于是伍文定的地位一降再降,最后勉强上阵弹个吉他,主要是和弦,给徐妃青的手风琴当伴奏。
两位姑娘就现场到处逛,买了点围巾什么的布片有模有样的打扮成藏族的感觉,伍文定去报名,陶雅玲才是真正上不了场的,笑嘻嘻的拿着相机负责拍照。
这外国的事情就和国内有点不同,这个比赛也不知道是什么系统搞的,周围看的人其实说不上很多,好像参与者比围观群众还多,都自得其乐的表演,舞台围栏前的观众也不多,当地人几乎都是自顾自的忙活生意,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就一些来自外乡的游客乐呵呵的在看,偶尔估计是有同民族的游客大声喝彩打拍子,所以伍文定跑过去报名,很快就通过了,也轮到他们上场,还有报幕的呢,一个穿民族服装的金发姑娘满带喜悦的就跑上来说欢迎来自遥远的中国的朋友……
也许是cha这个词引起了周围一些游客的注意,有些中国游客也抬头看过来。
于是就在徐妃青奏响的《北京的金山上》音乐中,两位姑娘就围个筒裙,双手拖个长长的水袖出场了……直到这时,俩姑娘还在一直争执!
因为这种典型舞蹈在孙琴看来就是小菜一碟,套路基本全国都是固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就是耳熟能详的那些动作,照着来一遍就好。
米玛不干,这位是即兴派的:“藏族舞本来就是即兴的,哪里需要照着什么模板来!”
孙琴脸颊抽抽:“就两个人,自顾自就跳得乱七八糟了,没有冲击力!”
米玛使杀手锏:“你是藏族,我是藏族?!”
孙琴也有:“你学舞蹈的,我学舞蹈的?”
米玛鄙视:“你是学服装的好不好!”
于是上了台的俩姑娘就真的自顾自的各跳各!
孙琴是科班的民族舞台舞,米玛是热情洋溢的土著自发舞!
可观众不知道啊,以为这是故意编排的,因为孙琴的舞蹈是能看出功底的,动作更是一环扣一环的合理演绎,特别是那个挥动水袖,侧身扭腰,脚尖翘起的动作,做得是风姿绰绰,喝彩声一片,主要是国内游客……
米玛就是典型的人来疯似的跳法,跟跳大神似的,从莫名其妙的跺脚开始,各种做农活的动作穿插其间,扬青稞,撒青稞,骑马,抓羊……总之一群群的老外是真的看懂了,这些来自各个国家的选手,很多都是小镇人,也要做这些农活的,看得津津有味,有些人还跟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