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朱由检正要对这位孔子的后人解释一番,早有刑部尚书徐兆魁接过话头:“孔大人此言差矣!陛下年幼,不熟悉政务,多多翻阅以前的典籍、奏章,正是提高政务能力的时机。”

“贼子休要引诱陛下,”孔贞运大怒,张口就骂了出来,刚才朱由检回头看魏忠贤的时候,孔贞运心里就咯噔一下,难道又是一个朱由校?“陛下已经大婚,按照《大明律》已经算是成人,岂能以年幼为由,不理朝政?”

大婚之后,就是成人?朱由检不知道《大明律》中有没有这样的规定,难道十岁大婚,也是成年?“孔爱卿,朕只是暂时取消朝会,等朕真熟悉政务后,自然要开朝会。”

“那陛下要等到什么时候?”孔贞运老脸涨得通红,脖子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

“这怎么能确定时间?等朕觉得熟悉了,自然要举行朝会——朕不是不理朝政,朝廷有什么大事,朕会召集有关官员,共同商讨对策。”

“如果陛下一辈子不熟悉政务,那就一辈子不上朝?”孔贞运步步紧逼。

“大胆!”徐兆魁大怒,刚才被孔贞运骂了,他十分不爽,现在正好找回来,“敢这么和陛下说话,你是想致士回家吗?”

“孔大人虽然语言粗鲁,有辱斯文,但道理没错,陛下年轻,正是我等辅佐陛下处理政务的时候,如果陛下不上朝,我等又如何辅佐陛下呢?”王永光见孔贞运受窘,赶紧出言相助。

阉党和东林党,再次大战朝堂,不过,这一次交战,阉党全部站在朱由检一边,支持朱由检不上朝,而东林党则是又急又骂,就差点没说朱由检是昏君了。

“众爱卿,争吵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朝堂不是菜市,如果哪位爱卿愿意致士,前去菜市卖菜,朕绝不挽留。”朱由检狠狠瞪了东林党的首脑王永光一眼,两党互相攻击,早在朱由检的意料之中,“朕做个折衷的决定,暂时每逢初一、十五上朝,众爱卿就不要讨论此事了。”

朝堂再次恢复了开始了安静,东林党纷纷将目光投向王永光和李起元,但他们都低着头,眼睛看着自己脚上的官靴。

“陛下,臣有本奏。”李春烨的声音,打破了朝堂的安宁,也让刚才的争论翻过一页。

“李爱卿有何本奏?”朱由检的声音恢复一贯的柔和。

李春烨躬身出列:“陛下,辽东局势不利,关外几乎丢尽,只剩下区区前屯,若是建奴再次南侵,那就是兵临山海关了。”

朱由检思考了一会:“众爱卿,关外之地,能否让给建奴?”

“陛下,绝对不行。”王永光这次没看朱由检的脸色,“关外历来是大明的属地,已历数百年,不能这么便宜建奴。殿下创立的军歌中,不是要求军人‘守土开疆’吗?如果本土都保不住,何谈开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