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射杀围攻前屯的建奴,袁崇焕果然没有冒进。”朱由检皱起的眉头逐渐舒展开。
“陛下……”李春烨支支唔唔。
“侯质有什么问题吗?”
“陛下,这样的结果,太难让朝廷相信。”李春烨婉转表达了自己的疑虑。
“侯质想想,军报上全是袁崇焕的功劳。”
“陛下是说,即使袁崇焕想要谎报军功,孙传庭也断然不会向朝廷发出虚假的军报?”李春烨觉得自己太缺乏冷静了,几十岁的人,还不如十几岁的朱由检。
朱由检点头,“而且军报上说,袁崇焕是在守卫前屯的时候,射杀的建奴,如果袁崇焕想要冒功,他必然将功劳夸得大大的——野外射杀建奴,才是朝廷最殷切的期望。”
李春烨想起,朱由检在山东,在陕西,同样创造了别人难以想象的战果,袁崇焕已经成为朱由检的嫡系,得到朱由检真传,他创造什么样的战果,都是正常的,难怪朱由检如此冷静!
朱由检,不能以常理论,现在的袁崇焕,同样不能以常理论,将来不知道还会出现多少个袁崇焕,难道那天朱由检对自己展望大明的未来,这么快就开始实现了?
“陛下,我们是否要反攻建奴、收复辽东的失地?臣也好去准备物资银两和相关的人员。”
“一场小规模战役的胜利,不能代表我们已经具备了反攻的能力,”朱由检还是摇头:“况且,袁崇焕是利用城墙的掩护,才射杀这么多的建奴——如果是在野外相遇,袁崇焕能抵挡建奴骑兵的冲击吗?”
在这样的胜利面前,朱由检没有忘形,李春烨觉得,和朱由检交往这么久,他还是不了解朱由检,或者说,他远远不如朱由检,“陛下,那这份军报,该怎么处理?”
朱由检没有思索,他早就想好了:“军报,在朝廷,在京师广泛宣传;等建奴的首级运到京师,兵部立即组织人手查验,查验属实,立即兑现每个首级三十两纹银的承诺,同时将伤亡士兵抚恤金也一并发出。”
“是,陛下。”李春烨行个礼,就要走开。
“等等,侯质。”朱由检叫住李春烨:“同时告诉他们,这是最后一批,以后,无论拿来多少建奴的首级,朕也不会在按照三十两银子一个兑现了。”
“为什么?陛下,这样会不会冷了将士们的心?”李春烨不解,这辽东刚刚有了一点起色,朱由检就准备取消这项最能刺激将士们刺杀建奴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