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页

“大汗,这是父汗起兵以来,大金国遭受最大的失败,这是大金国的耻辱,一定要严惩罪魁祸首岳托。”

莽古尔泰当年失去担任大汗的机会,与岳托的暗中捣鬼是分不开的,他至今仍然深恨着岳托,甚至超过恨皇太极,岳托平时由皇太极罩着,又是一旗之主,莽古尔泰拿他没什么办法,今天可是长生天赐给莽古尔泰最好的机会。

“这……”皇太极迟疑着,“也许事情并不像忽鲁说的那样糟糕。”

代善一直低着头,岳托是他的儿子,他本想帮着说两句话,但如果忽鲁说的是真的,那岳托犯的是十恶不赦之罪,如果不惩罚,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与三大贝勒鲜明的态度相比,三小贝勒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的态度就含糊得多,他们乃是同母兄弟,平时都是相互照应着,与岳托并没有什么仇恨。

三兄弟中,阿济格在战场上有勇有谋,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但在做人和处事上,显得比较憨厚,甚至有点木讷,多铎又是年幼,多尔衮就成为他们三人的主心骨。

多尔衮私下认为,岳托的镶红旗全军覆没,岳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一向对岳托没有恶感,加上代善也在场,所以不愿落井下石。

阿济格和多铎两人的目光都在多尔衮的脸上扫过,意思要他拿主意。

多尔衮轻轻拍了一下衣角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如果镶红旗真的像忽鲁所说的那样,岳托自然要承担责任,但现在只有忽鲁的一面之词,做不得准,大汗应该立即派人去广宁,探听事情原委以及明军的下一步动向,才是正事。”

皇太极点点头:“多尔衮说的是,我会立即派人赶赴广宁。”

莽古尔泰急了:“探听明军的讯息固然重要,但镶红旗惨败的责任,也不能就此抹去,广宁失守,非同小可,忽鲁敢开这么大的玩笑?”

多尔衮忽地眼珠一转:“那个忽鲁,竟然敢放弃广宁,趁夜出逃,当时城中还有一千多士兵,如果固守待援,广宁未必就保不住,大汗……”

皇太极一拍身前的案桌:“这个忽鲁,竟敢不战而逃,严重败坏大金国的军纪,我欲斩首此人,以正军法,诸位贝勒意下如何?”

莽古尔泰立即赞同:“此人弃城而走,理应斩首,但他是镶红旗的人,旗主岳托也有监管不力之罪。”

阿济格见众人冷场,缓缓献上一言:“彼时岳托并不在广宁城中,大金国的骑兵向来战无不胜,因此遇到逆境,将领的心里临时起了变化,也怨不得岳托,这一条罪加在岳托头上,似有不允。”

莽古尔泰得不到众人的响应,但他还不死心:“即使广宁之失,罪不在岳托,但宁远、锦州之失,岳托再难推脱责任,再说镶红旗损失如此惨重,又是岳托亲手指挥的,这条罪难道还比不上广宁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