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页

“暂时不肯归化的人,要向他们施加压力,已经归化为汉人的,要让他们得到好处,基本享受与汉人同等的权力。”

“陛下,臣明白了!”

“黑龙江的首府,暂时立在松花江畔的滨江,也就是阿什卫,朕已经在地图上标出大致的位置,袁崇焕他们,一定找到了这块地方,将来的第一大道,也会经过这个城市。”

刘鸿训低头看着地图,他正对着滨江发愣。

朱由检咳嗽一声,以引起他的注意:“至于其它的府县,朕建议,在绥芬河的入口立一府,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界的地方,再立一府,其它的地区,爱卿根据人口与交通状况,自行决定,再上报吏部。”

“是,陛下。”

“朕再说说北海省,”朱由检盯着面前的地图,不禁心潮澎湃,“陈爱卿,这北海省,比黑龙江与辽宁两声之和,还要大上许多。”

“陛下,真有地图上标注的那么大?”

“陈爱卿,你也不用太过惊喜,这地方虽大,却都是未开发的土地,需要你去勘探、开发,”朱由检呷口茶,“北海省南面是黑龙江,西面从黑龙江的源头向北,越过外兴安岭的西麓,有一条大河,这条河一直延伸到最北边的大海,它就是北海省的西界,至于北界和东界,都是大海。”

“陛下,这是条什么样的河流?”

“这条河流,自南向北流淌,与大明的绝大部分河流不一样,它暂时还没有名字,等你找到这条河流,就给它一个汉化的名字吧!”

“多谢陛下!”

“这地方虽大,人口却是稀少,北海省的南部,就是奴儿干的中心地带,百姓比较亲近大明,陈爱卿可要把握机会,让他们早日归化!”

“是,陛下!”

“原来奴儿干的府治,在黑龙江的出海口特林,但特林太过偏东,不利于发挥首府的辐射效应,所以,朕将北海省新的首府,设在乌第河河畔,也就是原来的乌第河卫,名称就叫乌第吧,那里将是第一大道的终点,交通也很便利,北伐军应该已经在此修筑城池、建立军营了。”

陈志远从地图上找到乌第,“陛下,乌第只是南部的中心地带,距离北海省的北部,还是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