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页

原来有三分,官员暗暗松口气,以后不仅要监督属下,万一属下贪墨被查,一定要帮助他脱罪,帮助他就是帮助自己。

“在这份负面清单上,还有一些奖励措施,”朱由检像是洞察了官员们的心思,“凡是自己查证属下贪墨的,两次增加一分,分数上不封顶。”

“陛下,臣等明白了,陛下这是让臣等严格监督属下。”

“就是这个意思,有人贪墨了,朕可能不知道,但是,他的朋友、上下级可能知道,只要举报的证据确凿,朕同样在他的负面清单上加分,关于官员贪墨的事,曹爱卿,你抓紧时间,制定详细的大明《反贪律》,朕的锦衣卫,也会根据《反贪律》,监察全国的官员。”

自从魏忠贤伏诛,朱由检嫌锦衣卫名声不好,一直将他们晾着,锦衣卫已经取消了炼狱,丧失了抓捕、审判的权力,只是保留了取证的权力。现在东西厂已经裁撤,朱由检能够依靠的,只有锦衣卫了。

也许应该将监察部,像司法院那样独立出来。

“陛下,那要是举报不实呢?”官员们开始担心起来,如果举报他人可以给自己的负面清单上加分,那官员们为了自保,很可能无中生有举报别人。

“大明不以言获罪,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监察部门不会受理,也不会影响被举报人的正常工作与升迁,但监察部门会重点盯住被举报人,由此发现被举报人在其它方面贪墨的,不能给举报人的负面清单上加分。”朱由检也不希望检举成风,影响官员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不过,要是官员们惧怕贪墨,甚至惧怕为官,对大明来说,倒是一件幸事。

朝会结束之后,朱由检立即在乾清宫找见了锦衣卫指挥使郎月和指挥佥事周奎。

“臣扣见陛下!”两人战战兢兢跪在朱由检的座前。

“两位爱卿免礼!”朱由检虚扶了一把周奎,“周爱卿是朕的国丈,何须如此大礼?”

“陛下是大明的皇帝,臣参见陛下,乃是国礼,礼不可废!”周奎就着朱由检的手,站起身子,然后与郎月一样,在下首的椅子上坐下,宦官送上香茗。

“两位爱卿,一向可曾忙碌?”

“回陛下,锦衣卫维持正常运转,臣等一直呆在京师。”郎月对大明政坛的一系列改革,已有耳闻,但朱由检一直没有给他具体的任务,他总是游离在这场大潮之外。

“锦衣卫被奸人坏了名头,朕这才将你们雪藏一段时间,让你们集中整顿,恢复锦衣卫本来的面目,现在正当新政实施的关键时刻,两位爱卿,要充分发挥锦衣卫的监督作用,记住,你们依然是朕的耳目!”

“臣等自当为陛下尽职尽力!”郎月与周奎,都隐隐觉得,自己的机会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