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页

他一定要在朝堂立威,否则将来要向某些别人不太重视的地方用兵,或者推行某些别人不能理解的改革,朝中那些不开眼的大臣们,怕是又要掀起巨大的反对浪潮。

从长远来看,要让大明建立现代国家,就必须削弱皇权,但现在还不是时候,现在必须加强皇权,利用中央集权的优势,为大明谋取更大的外部利益。

在民智得到充分开化的情况下,才能慢慢削弱皇权,最后向君主立宪过渡,这样才能保证大明万世不倒。

将来还会有变革,国家也可能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但这些矛盾只是通过政治斗争来解决,而不是摧毁一切社会财富、甚至引起国家分裂的军事内战,自己的子孙也不会被新的王朝斩草除根。

大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八月一日,朝廷终于决定收复台湾。

当李春烨在朝会上提出对台湾用兵的时候,大臣们深知,这又是朱由检的意思。

李春烨强调:“对台湾用兵,一方面是收复大明的故土,免得西夷的火炮,架在大明福建沿海附近,同时也是检验南海舰队的战斗力,规模不会太大,而且也不用陆军参战。”

听说陆军不用参战,大臣才相信作战的规模不会太大,加上朱由检刚刚斩了施凤来,朝会上并没多少反对的声音,零星的不和谐,很快就被淹没。

台湾在福建省的东南,面积约三万六千平方千米,南北长约七百五十里,东西宽约三百里,是独立于大海中的岛屿。

台湾对大明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整个岛屿并不平坦,海岸山脉、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等五座山脉,从东北向西南,平行窝在台湾岛上,因此台湾的地形,以山地为主,中部为高山,一直向东延伸到大海,只在西部海岸有一些平原和盆地。

荷兰人自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开始,在台湾登录,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在台湾南部的汕尾建立商馆,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在台湾南部的大员建立热兰遮城,在汕尾建立赤嵌城,并逐渐占领台江内海平原上的新港社、目加溜湾社等村落,在与麻豆社的战争中,双方各有胜负,目前处于僵局。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西班牙人来到台湾北部,并在鸡笼建立了圣萨尔瓦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他们在淡水河口北岸建立了圣多明戈城。

据郑芝龙派出的探子回报,除了商人,荷兰在台湾岛上的驻军约有五百,西班牙也有三百职业军人。

郑芝龙早年多次去过台湾,对台湾的各方势力、地形、人口非常熟悉,他并没有带去整个舰队,只带了二十艘广船、二十条福船、十艘新式福船战舰、一百艘苍山船。

另外还有一百多艘运输船,运送陆战第四师,运输船跟在舰船后面,接受舰船的保护。

广船是三桅船,有两层甲板,左右舷共有十二门火炮,全部是开花弹,乘员八十八人,其中水手二十四人,士兵六十四人,除士兵配备燧发枪和战刀,船上还配备了火药箭、水底雷、火龙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