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队碰面之后,那支车队却停了下来,在高车上下来一人,头顶金冠,身穿宽袖长袍,衣装华丽,向李牧向礼道:“君上一路辛苦了,赵嘉是专程来迎君上。”
李牧也从战车上下来,还了一礼,道:“原来是公子,李牧有何德能,有劳公子大驾迎候。”
赵嘉笑道:“君上太过歉了,这一次君上大败秦军,斩杀秦军六万余众,杀秦军桓齮,为大赵立下定国之功,仍是我大赵栋梁之臣,赵嘉身为宗室弟孑,自当恭迎君上。”然后又向李牧的队伍中看了一看,道:“听说这一次大战中有将星临世,现在就在君上军中,不知是那一位,可否让赵嘉一见。”
李牧也知道,赵嘉来迎接自己,主要也是想见一见高原,因此道:“公子要见高原,当然可以,请公子稍候。”然后转回到队伍中,告诉高原。
高原也知道,这种事情以后恐怕也少不了,谁让自己顶着将星降世的名号呢?因此也只好下马,跟着李牧一起和赵嘉见面。
现在高原对这个时代的称呼也有一定的了解,以前看一些古装影视或古典小说,对年轻男孑都尊称为“公子”,其实这个称呼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公室孑弟的专有称呼,而且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是没有继位称王,都可以被称为“公子”。如齐国的孟尝君田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就并称为战国四公子,各自都广有门客三千余人,其中不乏才智出众之士,因此四公孑的名望极高,不在国君之下。当然到了战国末期,放宽了许多,只要是权贵的子弟,也能被称为“公子”。一直到了明清两代,这个称呼才彻底被平民化。
赵嘉是现在赵王迁的兄长,本来赵嘉的母妃本是赵悼襄王的正妃,赵嘉是嫡子出来,本该继存赵国的王位,但因此赵悼襄王宠爱赵迁的母亲,因此废赵嘉而立赵迁为太子,又指派郭开为赵迁的老师,只是封赵嘉三百户食邑,留于国中。
不过由于赵迁的母亲是妓女出身,而且赵迁不好学习,郭开又以声色狗马之事引导赵迁,因此赵迁继位之后,对郭开十分信宠,而赵嘉本是嫡孑出身,成年之后又有意仿校当年赵国的平原君赵胜,礼贤下士,广招门客,虽然还没有达到四公子门客三千余人的标准,佳现在门下的门客也有一千多号,因此赵嘉在邯郸也有一些好名声,许多官员,名士都和赵嘉交好。
高原跟着李牧来到赵嘉面前,也上前施礼道:“高原见过公子。”
赵嘉还了一礼,道:“高先生不必多礼。”不过高原却听得出来,在语气之中,却掩饰不住失望的语气。
原来赵嘉听说了高原的事情之后,也对高原充满了好奇,但总以为高原会是仪表出众,相貌堂堂,但见了高原之后,才发现高原貌不惊人,形像普通,与常人无二,没有一点将星降世的气质,因此也禁不住有些失望,甚至怀疑所谓将星降世,是不是李牧故意弄出来的。
不过高原的外形确实十分普通,因为特工人员,除了少数有特殊作用的人之外,首要的条件就长像越普通越好,最好就是那种扔到人堆里就找不着的一类,像什么英傻潇洒、器宇轩昂、玉树凌风、帅得掉喳之类的特工,只有在影视剧中才会出现,而在现实中,早在选拔阶段就被枪毙了。因此如果从外表来看,高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样子。
虽然有些失望,但赵嘉也不敢对高原有怠慢,以误自己的敬贤之名,因此也对高原称赞了几句。而高原也细看赵嘉,见他的年龄大约在三十五岁左右,白净面皮,细眉长目,三缕长须,不过在神态之中,仍然带出一股贵族弟孑特有的傲慢之气,由其是对高原失望以后,高原也听得出来,在言语中的敷衍之意,看来和四公孑相比,赵嘉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既然看不对眼,当然也话不投机,双方客气了几句之后,赵嘉也向李牧告辞,上车离开。李牧也重新上车前进。
这一次在路上也没有再遇到其他权贵,转过了两个弯之后,也到达了李牧的府邸。而李牧府邸的总管宁戚也率领着留在府里的仆从待女在门口恭迎李牧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