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完全包裹整个恒星(戴森球),并不现实;只怕建设不到十分之一就会引力崩塌。真有建造这等工程的实力,星际移民不是更好。
总之既然不能完全包裹,那么就要另辟蹊径。其实也没有多少复杂,就是模仿自然界的行星、卫星运动规律,在这选定的恒星星系内部,建立一个人造的行星卫星系统。
就是,设计中的‘卫星’有点多。
每一个卫星,都是一个光子计算机单元。设计中的计算机单元,在500公里左右;每一个单元其实都是一个完整的、超级光子计算机。但要建立一个星系规模的超级计算机,这等‘单元’预计需要上亿个!
所有的单元会通过公转、相互盘旋等方式,保证引力平衡。
整个‘计算机’体积,预计可达一亿公里直径。
另外,星系内还会建立一些大型工作站——上万公里的那种超级战舰改装的,这些工作站将负责光芒的聚集、发射、分配,数据的汇总;尤其是大型工作站本身的引力,也可以为计算机单元提供引力支撑。
最重要的是工作站具有超时空通信能力,可以为这个超级计算机内部信息交流,提供时间上的保证。
简单的介绍了计算机的‘结构’,葛冬最后很有些自豪的表示:“张总,预计该计算机建成,不仅可以用来计算无理数,更能用来推演量子科学、多维时空技术等。
这样的计算机本身,也可以作为我们与鲤鱼星云科学资料交流的中枢。
预计可以满足大洋集团未来三十年的计算需求。”
第七〇三章 端倪
大洋集团的大动作,并没有瞒过有心人。确切的说,现在盯在大洋集团身上的眼睛实在是太多了。
大洋集团要在距离天元星星系不足10光年的位置、一个红矮星星系打造一个超级光子计算机‘星系’,虽然对外说是为了模仿图腾废墟、同时也是对计算机技术的研究。但依旧有准圣提出了怀疑。
这个准圣,是天玑星君。
话说这些年来,天玑星君对大洋集团的了解可不小。尤其是天玑星君的分身‘李期’,如今更是成了大洋集团内的名人——但依旧没有人知道,李期是天玑星君的分身;不过却已经上了大洋集团的黑名单、且是重点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