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页

“兵法云: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我先是围困信都,而后围困新河,每次都是让士卒们大声呐喊,却是围而不攻。”

“我等围困廮陶的时候,安平国国相还焦躁不安,每每催促士卒紧守城池。”

“但是我等再次围困新河县城的时候,新河县令早已听过我等只是围而不攻的事迹。他虽然也让县中士卒严密防守,却也认定我等不会真正攻城。”

“待我等来到廮陶城下之时,有了前面两次围而不攻的事迹。整个廮陶上下,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惯性思维,认为我等会像以前那样,定会围而不攻。”

“如此一来,他们的防备自然就松懈了。”

“我们又连续数日围困廮陶,每日大声呐喊却不攻城,廮陶守军就会越发认定我等不会攻城。”

“这就是所谓的:备周则意怠。”

“这个时候,我等再与混入城内的细作约期攻城,官兵猝不及防之下,自然被我等攻占了廮陶。”

“可以说,若是官兵一开始就认定我等会攻城,日夜派遣士卒巡逻,紧密把守城门。如此一来,我等纵然想要里应外合,亦是无法成功。”

“我正是用了这条瞒天过海的计策,先让他们习以为常的以为我军不会攻城,再等到他们懈怠之时,才一战克城。”

陈旭说到这里,脸上也有了一丝得色。

瞒天过海的思想虽然自古便有,但是真正把它单独列成一条计策,却是在后世才出现的。

黄巾将官听闻自家渠帅的解释,纷纷恍然大悟,都忍不住大声夸赞陈旭起来。

田丰重重叹息一声,嘴上默默念叨着:“瞒天过海。”

黄巾军攻破廮陶,陈旭破天荒的变得冷血无比,下令将郡中官吏全部诛杀。就连那些来不及逃跑的豪强大户,陈旭也向他们举起了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