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页

可事实上,诸葛亮却没有杀死这几个人,反而让他们将自己书童带走了。

看到众人疑惑的眼神,诸葛亮摸了摸自己尚未长出来的胡须,面带微笑地说道:“世人对于陈文昭传闻有许多,天下诸侯之中,也只有此人我有些看不透。”

“此次吾亦想要通过身旁书童,进入关中以后的见闻,来看看陈文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孟建却是心中一动,忽然说道:“阿亮这样考察陈文昭,可是有心前去关中投奔于他?”

诸葛亮没有回答,只是脸上带着笑意。

庞统却是微微摇了摇头,暗暗想到:“阿亮虽然堪称完美,却也太过心高气傲。如今关中人才济济,纵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前去投奔陈文昭,亦不能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

“凭借阿亮的性情,若不能造就一段不可逾越的神话,他甚至愿意一直躬耕田野,永不出仕。”

不得不说,庞统对于诸葛亮的分析,却是一针见血。

历史上诸葛亮投奔刘备,不见得真是因为看重刘备的忠义、仁厚,也并不代表诸葛亮果真忠于汉室。

像他这样的智谋之士,又怎会愚忠已经腐朽没落的大汉?

不管是后来诸葛亮劝说刘备称帝,还是孙权称帝以后诸葛亮的态度,都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

诸葛亮是忠诚之人,可他所忠之人乃是自己的主公,仅此而已。

他之所以投奔刘备,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刘备需要他,他也需要刘备这个舞台,来肆无忌惮展露自己的才华。

从诸葛亮一直自比为管仲、乐毅,就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心比天高了。

只有辅佐像刘备这样,身无一片立锥之地的诸侯成就霸业,才能彰显自己过人的才华。

事实上,诸葛亮真正做到了,他的确辅佐了寄居在荆州的刘备,成就了一番王图霸业,也成就了他自己多智近乎妖的名声,真正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