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如果还有人想要闹事,就会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考虑自己是否能够承受这种结果。
朝中大臣固然有一些忠于汉室,可如果说这些人能够为了汉室去死,文昭却不相信,纵然真有几个人,也绝对不会太多。
这样的话,文昭日后再专权朝堂,遇到的阻力必会大大降低。
至于自己在士林之中的名声,文昭并非十分在意,因为他出身不好,也就注定了会很难得到当世大儒的认同。
文昭之所以能够走到今日,手下还有不少士人为之效命,凭借的不是名声,而是实力。
如果他的势力膨胀到一定程度,哪怕有些士人不见得喜欢陈旭,可是为了家族利益,也会投在他麾下效命。
而且此次逼死孔融,与杨彪闹翻,也已经使得陈旭再无退路,只能硬着头皮逆流而上。
冷冷扫视了哪些叫嚣的学员几圈,文昭待他们慢慢冷静下来以后,才反手将利剑收入鞘中。
他淡然说道:“太学生就应该有太学生的样子,这件事情朝廷自会有所公断,你们还是散去吧。”
“如果你们真想早日参与朝议,为百姓们做些实事,就好好学习,争取早点毕业,而后谋个一官半职。”
说到这里,他眉头一挑,厉声喝道:“正如仲德所言,再敢有闹事者,以孔融同党论处!”
听着文昭软硬兼施的话,不少学员心中更是萌生退意,几个寒门士子对视几眼,终究还是向文昭躬身一礼,而后率先离开。
相比起其他学员,这些人对于文昭的感激更加浓烈。
有人带头,自然会有人效仿。
没过多久,围在大将军府门口的学员,居然只剩下二十余人。
望着昂然而立,丝毫没有退却意思的二十余人,文昭盯着最前面那个光着身子的士子,微微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