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页

副将却是喝道:“将军若想夺回城墙,某愿为先锋!”

高顺先是向副将点了点头,而后对郝昭解释道:“虽然要出城与曹军短兵交锋,可是由于曹军砸开的缺口并不算大,他们完全发挥不了兵力优势。”

“凭借陷阵营之勇悍,只要能够占据地利,哪怕曹军有百万之众,吾亦不惧。”

“若是能够将这两道城墙夺回,曹军猛攻一月的战绩都将付诸东流,曹军士气必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如此一来,箕关之危解矣。”

高顺眼光远比郝昭要长远,郝昭只看到了夺回那两道城墙的艰难,却没有想到其中所蕴含的巨大战略意义。

试想一下,曹军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耗费一个月时间攻下的两道城墙,若是就此丢失的话,会是怎样一种情况?

郝昭想了一下,就明白了高顺的用意。

可是他还是劝道:“将军长途奔袭而来,士卒们此时必定已经疲惫不堪。”

“将军纵然想要夺回城墙,也不必急于一时吧。待士卒们休整一番之后,将军再领军夺回城墙不迟。”

高顺摇头说道:“由于那些新征召士卒的缘故,我们行军速度被拖累了很多。”

“这种强度的行军,对于陷阵营而言根本无损战力。”

“更何况现在正是曹军撤兵,并且震惊于箕关援军到来之时,士气极度低落。”

“任谁也想不到,我等会现在出城反攻,如此方能出其不意攻下两道城墙。”

“若是等曹孟德安抚住曹军以后,派遣重兵驻守这两道城墙,再想攻城恐非易事。”

很多人都觉得高顺是个练兵奇才,继而众人却忽略了,他也有着常人难以比拟的战略眼光。

高顺之言合情合理,郝昭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自告奋勇地说道:“这两段城墙的每一个位置,我都十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