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8页

“只不过,假如没有桥氏相助,恐怕文昭也不会有今日的成就了。”

陈旭一生之中,对于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跟随桥玄的那段时间。

虽然那段时间并不长,陈旭却宛若一块海绵般,不停吸收着各种各样的养分,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充实。

若没有桥玄的尽心教导,后来黄巾起义爆发以后,陈旭就不可能崭露头角,更不可能斩杀大汉名将皇甫嵩,以至于名扬天下。

“是啊,桥氏一族对我有大恩,奈何我却未能,让他们在乱世中得以保全。”

对于桥氏一族,陈旭心中始终怀着深深的内疚,哪怕后来杀掉刘岱,为桥瑁父子报仇雪恨了,仍旧未能将心中的愧疚洗刷掉。

陈宫却是安慰道:“文昭无需太过自责,桥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独自一人走下去。”

“况且文昭当时被冠于逆贼名头,纵然想要出手相助,恐怕桥公也不会接受这种好意吧,反而会坏了桥公名声。”

陈宫所言不差,当时的桥瑁乃是朝廷官吏,陈旭只不过是一介黄巾贼罢了。

桥瑁为讨伐董卓而起兵,又怎会接受陈旭的资助?

就连陈旭写给桥瑁的书信,也都一直石沉大海,根本没有丝毫回音。

而且那个时候的陈旭,也在太行山内摸打滚爬,为了治下百姓可以不被饿死而奔波,根本无力相助桥瑁。

在那种情况下,桥瑁被盟友刘岱突袭所杀,也怪不得陈旭了。

眼看陈旭脸上仍旧有愧疚之色,陈宫急忙转移话题道:“文昭此次前来,应该定下并州的新任刺史。”

陈旭敛容问道:“叔父以为,何人能够担此重任?”

陈宫却将目光转移,放在了一直待在床边的陈嵇身上,说道:“古人云:举贤不避亲,你族弟他虽然没有经天纬地之才,担任一州刺史职位却也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