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页

“没什么,那些事又不是她们愿意发生的,怎么能因为她们受了那些害,就要伤害她们?把她们买来呢,让她们学着干活,司琴司棋都是有本事的,好好教教她们,过几年就能干活了。咱家现在就算养几十张嘴,也养的起,就不要怕花钱。”

他一边说着,一边把铁珊瑚抱起来“珊瑚儿等到年后也快生了,也算是给我的孩子积点福吧。”

外面不知是谁放起了烟花,夜空之中万千道火焰炸开,如仙痴痴的看着那烟火,半晌之后道:“我当初在行院里做花魁,每到这个时候呢,都是最忙的时候。除了茶会,就是诗会,再不然就是酒局饭局。往来的都是大户人家,赴的也都是名士的宴席,可是比起来,还是今天这桌饭吃的最香,这个年,过的最舒坦。”

似乎受了这个烟花的号召,放烟花的人多了,空中一道道火光闪现,杨承祖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管是这个城市,还是整个大明,虽然受了不小的创伤,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都能恢复元气。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快这个速度,让它能快一点恢复,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自己赚点钱花。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家就要添人进口,守起岁来,就更热闹了。”

几个女人不管平日里有多少龃龉,在这个时候,都要装出一副合家团圆的样子,没人会在这时候出来触霉头。听他这么说,都纷纷表示赞同,如仙则靠在他怀里道:“你啊先别想这些大事,先想想小事吧。等过了除夕,孙老爷子那边,你要怎么应对,当心人家当面提亲啊。”

第四百六十六章 帝师(一)

时光荏苒,春去夏至,安陆城的天气逐渐热了起来。眨眼之间,杨承祖抵达安陆兴王府任职,已经将近一年时间。那场给安陆带来了巨大伤害的叛乱,于朝廷层面,却不过是水面微澜,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虽然从局面上看,这场叛乱导致了数名朝廷命官殉职,无数百姓受难。可是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这场叛乱并没有对整个战略布局造成什么太大影响,甚至于连朝廷大军都没出动,不过是襄阳出动了一个天威营,就把叛乱勘平。

以这个朝廷的高度,大明每年发生的这种级别的民变都不知道有多少,这不过是其中之一,并不足以引起朝廷的太多重视。

至于这其中王府的奋战又或者是凤立松部反水带来的意义,都在逐层的报告中逐渐稀释,最终到达正德眼前的,也不过就是一场规模略大,为祸也略大的民变而已。杨承祖以及兴王府并没有因为这次勘乱的贡献而得到朝廷方面的嘉奖,湖广地方衙门,也没因此受到什么责罚。

不过正德基于湖广发生的这起民变,也做出了安排,一方面兴王府的护卫编制从原本的一千五百人增加到两千五百人,另一方面又将安陆卫置于兴王府的暂时指挥之下,以确保王府安全。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杨承祖这个四品王府仪卫正,却成了凤立送这个三品指挥使的上级这种局面。

不过这说来也不奇怪,大明的官比的是差遣而不是品级,一个正七品巡按,可以对这个一个四品知府发号施令指手画脚,他一个四品仪正指挥一个三品指挥使,倒也不算违和。

世子朱厚熜袭爵的事还是没有下文,据说是被一些人给拦了下来,倒不是说能破坏掉,总之能拖着就拖着。不用说也知道,这事的背后,少不了张太后以及张延龄等人的影响,也正因为此,现在王府的担子,主要还是压在了杨承祖的身上。

铁珊瑚生了个女儿,算是杨家三代的长女,柳氏喜欢的像个宝一样,把个小奶娃成天放在自己身边不放。而郝青青、李玉娥也快生了,想来杨家很快就会热闹起来,小美娥也不愁没有玩伴。

长寿郡主那边碍于身份,虽然与杨承祖打的火热,但是终究不敢怀上孩子,只能用各种方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赵幺娘和李月娥却是急着要孩子,一直没能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