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页

“有事?什么事啊,在这说吧。咱们现在是仪卫司的人,外面的事掺和的不多,也没必要背人。说说吧,怎么回事,是不是你们漕帮要和谁开片,找仪卫司借人来了?”

本地的漕帮和河南漕帮,只有个香火情义,其他方面的联系就寡淡的很。不过经过安陆大乱之后,本地漕帮的势力元气大伤,重新组建之后的漕帮迫切的需要靠山,结果就把心思用到赵幺娘身上。

现在的幺娘头上还着本地漕帮一个执事的名头,按月可以吃俸银,所凭的,不过是王府仪正小妾的这点身份而已。

一般来说漕帮遇到麻烦时,会来找她帮忙,杨承祖也愿意为自己的女人解决一些问题,两下合作的颇为愉快。不过今天的幺娘却摇头道:“这个麻烦倒不是漕帮的,而是从漕帮传过来的。有一些江湖的汉子,要从这里借路,漕帮怕惹上麻烦,所以让我来跟夫君这里讨个话,是放还是不放。”

“江湖人借路?这种事很多么?”

“不多,这些人来历很复杂,身手也不错,一般来说,不会这么大张旗鼓的行动。这么多人一起行动,通常是有大火并发生,他们收了钱,去帮别人砍人。现在朝廷对南昌用武,漕帮的舵主只怕那些人是去给叛军帮忙的,所以心里没数。”

“眼下大军交战,一群江湖人去砍人?怎么看,怎么也像是去送人头的,这情形似乎有点怪。你能和那边联系上门,请几个人过来,大家聊一聊吧。”

地点还是那家与朱秀嫦初次见面时的小茶馆,经过整修,这里已经重新开张营业。掌柜的换了人,依旧是长寿郡主的心腹,行事很是稳妥。

借路的江湖人太多,出面的代表是三个,据说是湖广省内很有名气的好手。与之前被干掉的十三鹰、生铁佛不同,这三人都是白道人物,也就是百姓常说的大侠。按照话本或民间的说法,这样的人武艺高强淡泊名利,笑傲公卿慢王侯,不过这话谁要真信,就是自己脑子不好用了。

三人中一个是衡山的掌门,一个则是有名的两湖一剑,还有一个,乃是个女人,名叫龙灵儿。名字很好听也很可人,不过年纪已经过了四十。若是二十年前,或许是个什么武林骄女,现在的她,也不过就是个中年妇人,头发都有些发白,后背也有点驼,作为女人而言,已经谈不到什么魅力了。

那名为文古道的两湖大侠,五十开外,生的很有些派头,穿着一领长衫,仿佛像是个山村的塾师。为人也很谦恭,不住的施礼,又主动送上了一张银票作为孝敬,表示着自己一行人没有恶意,决不会参与到谋逆之中。

龙灵儿则在暗示自己很是有一些年轻的女弟子,愿意为仪正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所求的,就是能提供一个方便。

杨承祖看了看银票的面额,只冷笑了两声“这银子的事好说,我关心的是,你们这么急着借路,图的是什么。眼下你们知道的,打仗么,兵凶战危。你们总不会是自己组成义勇,帮朝廷去打仗的吧?”

文古道笑道:“仪正,这疆场的事,小人一些江湖草莽,如何参与的起?我们这次,其实也是受人之托,大家吃江湖饭的,都不容易。这次对方出的银子够多,我们也只好替人了结一些恩怨。”

“你们白道的人,也接暗花?”杨承祖愣了愣,他当初自己就被人标过暗花,知道这东西的厉害。不过当初接暗花的是青龙山不平寨,眼前这帮,不都是白道大侠么?按说收人钱财,替人肖灾这种事,他们是不做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