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页

这倒不是说他如何官迷心窍,如果没有这些机会,他会一生隐于山林之内,诗酒唱和寄情山水,这都不是问题。但是当得知少年世子有望问鼎大位时,不管是谁,都难免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整个安陆士绅的态度,也大抵是如此,他们和王府的关系算不上多好,以往也有着这样那样的利益纠纷。可是当世子有希望继位时,大家都会放下成见,全力襄助世子登基。一个安陆的世子成为帝王,将来肯定会对整个安陆有利,这几乎是安陆士绅阶层的共识。

没有什么生意,比捧出一个天子获利更大,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兴王府在安陆俨然成了最耀眼的明星,王府里有点体面的人,都成为了社交活动的宠儿,接到了无数的邀请。就连那些清楼花魁,当红的头牌,也越来越愿意接待王府的贵人。

各大世家豪门,在宴会的过程中,除了礼物馈赠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向王府举荐自己家的宗族子弟。过去王府并不是他们的理想选择,毕竟提升空间有限,把青年子弟投进去,可能一生也不过是个六七品杂官前程,没什么意思。

可如今这就成了一项投资,说不定将来就能有几十倍的回报,因此纷纷举荐自己家里最为得宠或是最为优秀的子弟,希望可以到王府做事。

在杨承祖看来,这些被举荐者未必有多么出色,才干也谈不到多好。但是在眼下这个时候,人与人的差距,也没拉的那么大。与其相信才干或是天赋,不如相信磨练带来的经验。他并没有某些看过的故事中主人公的那种收集癖,一定要把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的名人全都收于麾下。

事实上在他看来,那些名人能否得用,能否为自己所用,远比其自身所拥有的才干更为重要。才学再高,本领再出色,却不能为自己所使用,也没什么意思。倒是这些来投奔的人,如果磨练的好,也未必比那些名人差出太多。

通过这种举荐,他在安陆直接或间接获得的利益也颇可观,短短一个新年的时间,杨家获得的利益,在将来的商业活动中,就能让资产增值几成。

王府丹房内,作为修炼仙丹,追求长生之处,这里是王府真正的禁地。除了王爷、世子、陶仲文外,其他人都被禁止进入。也就在这里,世子与杨承祖的谈话可以肆无忌惮,不用担心隔墙有耳。

警戒的事,是由陶仲文负责,这位道人似乎在这些事上远比修行更有天分。朱厚熜看着丹炉内的火,回头问杨承祖道:“大哥,你觉得这丹成了么?”

“我看差不多了,不过多少还欠点火候,现在如果出丹的话,倒是炼的成形,不过药力上,左右是差了些。主要是药材不大对。”

“可孤觉得,这丹没问题,我这药方可是古方,你说药材不对,你说说,有哪几味不对啊。”

“这药里多了几位前炉遗的老药,少了几位你自己挑的新药,主次不分,君臣不明,药或许是好药,可是对于吃的人来说,我怕味道上,就不对劲了。依我之见,得把那几位老药拿出去扔掉,全换成自己亲手采摘的药材,那样才信的着,吃着才放心。不过这事不能急,那几位老药药性太猛,现在拿,反而事得其反,这事总得缓缓图之,才能水到渠成。”

第五百二十四章 龙起安陆(五)

朱厚熜看看杨承祖,又看看丹炉“大哥还懂炼丹?我怎么听人说,这几位前炉遗留的药材,都是药性醇厚,地道的好药。若是用它们,就一定能炼出仙丹。相反,要是用自己采摘的药物,这丹性就不好说了,你就不怕误了大事?”

“前炉的药材当是不错的,不过可惜啊,那总归都是前人的,跟你的不是一回事。丹是要自己吃的,是好是坏,总要自己合口才行。前面的药好也好坏也好,不能喧宾夺主,这是根本所在。你的药,就一定是你的药,不能是别人的药。这丹是好是坏,得你做主,不能别人做主,做到这一步,才是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