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张太后的太后身份就算是做实了,加上朱厚熜年纪确实不大,说不定就会搞成张太后垂帘,外朝主政。皇帝因为年纪太轻,只能先读书,而不能实际秉政的局面。参考杨廷和的强势,以及他这段时间的行为,说不定他这么安排的目的就在于此。
以往正德在位时,外朝的权限被压制的厉害,即使是首辅,权力也十分有限。现在换了皇帝,杨廷和等人大概是想让这位新君安心当一个牌位皇帝,就先从这方面给他一个暗示了。
等到杨承祖进了房,见地面上青烟袅袅,一个茶碗摔成了几瓣,茶水洒了一地。他笑了笑,转头对张佐道:“张公公,出去拿把扫帚来,我要把这些碎片扫一扫,免的割伤了万岁。再说袁长史年纪大了,眼神不怎么样,一不留神扎脚了,就麻烦了。快去吧。”
等到张佐退出去后,这房间里只剩了君臣两人,朱厚熜的两只眼睛里满是阴霾和愤怒,咬牙切齿道:“杨新都欺人太甚,大哥,朕要你帮朕除了他!”
第五百四十五章 礼仪状之争(二)
对比皇帝的愤怒,杨承祖表现的倒是很冷静,他只笑了笑“万岁,你太激动了。臣给你换个杯子,再慢慢聊,万岁为什么发那么大脾气,杨新都又如何欺负万岁了?您下道圣旨,臣帮您把他捉来,先打三百大板再说。”
朱厚熜恨恨道:“这帮混帐东西,欺朕是三岁顽童,不懂厉害么?你看看这个!”他一边说,一边将那份礼仪状递了过去,杨承祖一本正经的看了礼仪状,然后表现的义愤填膺,仿佛比皇帝更加愤怒。
“不像话,简直太不像话了。这是要万岁以太子的身份继承帝位,这皇位成了继承自孝庙一脉了,这不成,绝对不成!”
袁宗皋赶来的时候,朱厚熜依旧处于愤怒之中,这一文一武,是他心中的左膀右臂,这种大事,也就只有找他们商量。看了礼仪状之后,袁宗皋表现的同样愤怒。
“胡闹,这简直是胡闹!杨石斋也是成化十四年的进士,满腹经纶熟知礼仪,如何会犯这种错?分明是故意的,他们……他们欺人太甚了!”
这事说起来,也不是很难理解,对于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来说,他们心中真正认可的明君,还是孝宗弘治天子。正德无所出,如果朱厚熜是以兴王世子身份继统,则鸿治天子这一脉就算绝后了。这对于注重香火的国人来说,未免觉得好人没好报,心里难以接受。
让朱厚熜以太子身份继统,也就是把弘治天子尊为自己的父亲,这样这位明君就没有绝后,香火依旧得以延续。更重要的是,内阁就能让新君以弘治天子为榜样,学他那样,做一个垂拱而治的明君。大明朝说不定就能迎来一个众正盈朝的大好时代,国势中兴,指日可期。
说到底,大明发展到现在,已经出现了臣权与君权争斗的趋势。不过大明的皇权相对稳固,这种争斗还是取决于皇帝个人是否够强势,是否有手腕,是否又有足够的基本盘等诸多方面。
像是正德那般胡作非为的,就因为他确实够强,这些大臣也拿他没办法。对他们来说,那样的皇帝有一个就够了,新君绝对不能再像正德。
袁宗皋经验丰富,于这些心思看的十分明白作为文臣,他的立场原理上应该是支持杨廷和。可是他既然打上了明显的安陆系烙印,还是要替自己所辅佐的君主考虑,这种原则问题,没有退让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