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孺子选择了崔胜,崔家大公子更受父亲信任。
“请转告太傅,他若想要回白桥镇,可以,十万北军与四万南军在迎风寨与他决战。”
“决战?不不?绝不会有决战,父亲是聪明人,我一说他就明白,倦侯、妹夫……千万不要动怒,咱们是一家人,有事好商量……”
崔胜急匆匆告辞,只带两名卫兵,马不停蹄地返回白桥镇,脑子里装满了倦侯灌输给他的想法。
韩孺子不能立刻去增援白桥镇,还有南军正在陆续赶到,他得巩固到手的胜利,让这四万人死心塌地支持自己才行。
由于出发得太急,最终赶到迎风寨的南军其实只有三万余人,还有近万人出于种种原因留在了原地。
韩孺子觉得这样就够了,敞开迎风寨大门,在山下建立营地,容纳新来的将士,期间,他提升了若干将领的职务,然后带着全体将领,巡视山上山下的各处营地,一座也不落,总之要让士兵们都看到他,看到倦侯得到众多将领的支持。
崔腾亲自举着南军左将军的旗帜,跟在倦侯身边,一脸严肃,显出前所未有的认真。
直到后半夜,韩孺子终于闲下来。
白桥镇传来消息,崔太傅尚未带兵反扑,这让他稍稍放心一些。
韩孺子困极了,却不敢睡觉,一个人坐在议事厅的虎皮椅上,心事重重,他还没有取得最终胜利,从现在开始,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会更加艰难。
崔太傅没那么好骗,他的选择将对以后的形势产生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还有城内的上官盛和太后,他们不会轻易认输,如果事态发展到必须开战,韩孺子胜算极低——无论是刚刚到手的四万南军,还是对他印象极佳的北军,都不太可能为他公开与朝廷对抗。
卫兵进来,远远地站在门口,恭敬地说:“禀告大司马,您的亲随回来了。”
韩孺子点下头。
不久之后,孟娥进来,走到十步开外停下,“北军要三四天才能到。”
“嗯。”韩孺子并不意外,就是这三四天将决定他是胜是负、是生是死。
孟娥犹豫了一会,上前两步,“我能问你一件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