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页

来这么晚,并非是为了装逼,只不过源于宝音的性格。他只是一个武者,一个跤手,他的目的只是为了战胜对手,而不是摆在赛台上被别人观赏的。他甚至不在意胜利之后被人祝贺,因为他需要的只是印证自己的跤术是草原最高的,就这么简单。

易军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个宝音大师果然不凡。虽然看不出确切的实力,但是走路时候那下盘功夫一看就不是吹的。稳,太稳了!对于一个跤手而言,下盘功夫代表着身体的稳定程度,而身体的稳定程度往往决定着一场摔跤的胜败。

易军觉得,自己见过的所有人当中,恐怕也只有两个人能在下盘功夫上胜过这位宝音大师。

一个是以下盘沉稳而驰名天下的那位传奇——“不动明王”蒋佛音!那老家伙的下盘功夫真不是吹的,令人望而生畏。传奇,步入这个境界的大高手,都会将自己最出色的一种潜能以更加夸张的方式爆发出来,蒋佛音在这上面令人望其项背,本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至于另一个可以在下盘功夫上胜过宝音大师的,恐怕也只有那位被易军亲手埋到地底下的易三爷了吧?反正除了这两位,易军还真没见过第三个。

只不过,宝音大师和传统膘肥体壮的青蒙跤手不同,他的体型略显矮小,甚至有点偏瘦。在摔跤之中,按说这种体格是有点先天不足的。但是当年的二弟巴特尔却告诉过易军,可千万不能这么认为。在一般的情况下,人高马大的跤手确实占尽了便宜,可真正到了一定的境界,那些身材瘦小的跤手反更加的难缠。那些跤手往往拥有和他们身体几乎不相匹配的惊人力量,偏偏又技术精湛、灵活之极。面对寻常人高马大的跤手,他们的灵活性能把对方的力道给活活的耗竭。

想当年在沪海滩惊艳一时的摔跤大师丁金龙,据说就是这样一位老爷子。身材瘦小低矮,到了晚年甚至只有百十斤的体重。但是在沪海滩五角场打擂,丁大师却活生生把三百斤的俄罗斯大力士给摔下了拳台。

见证者后来甚至添油加醋的形容,说丁大师背起那样一个大块头,就像是背麻袋一样轻松,一甩手就将那个狗熊一样的大块头摔得哇哇直叫。或许有些传得过火儿了点,但那一场五角场擂台赛,让人明白了一个顶级的摔跤大师是极其恐怖的,而且决不能以身材是否高大来简单断定一位跤术大师的实力。

而这位宝音大师,肯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宝音大师步子沉稳,一言不发,甚至不理会拳场近百人的呼嚎。他的目光只盯着已经上台的查干巴拉,目不转睛。易军觉得,这种像狼一样的对手,最难缠。

第1122章 古法

宝音大师的出现,直接引爆了拳场的激情。有些家伙对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高手嗤之以鼻,说这家伙竟敢妄图挑战草原第一勇士查干巴拉,简直是自讨苦吃。而且由于来的这些家伙都是地下世界的人物,自然脏言脏语也不少,骂骂咧咧的也很正常。但是对于宝音而言,这些狂吠肯定都不入耳。他不在乎这些,他只在乎这场比赛。

当然,但凡是大骂宝音大师的,肯定都是查干巴拉的铁杆。易军大体看了看,在来自各地的地下世界大佬之中,这部分人占据了三分之一强一些。

同时,也有不少人讥笑查干巴拉的,说查干巴拉枉背着草原第一勇士的名号,这次肯定要栽。这些人,只占据了三分之一弱一点。

剩下三分之一的各地大佬则不轻易发言,这是静静的观看比赛、等待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