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页

于是,这货无耻的笑道:“这样不公平,那位大师对藏经阁里一砖一瓦都熟悉,这太不公平!这么着吧,到外头去比,怎么样?”

老方丈笑了笑:“我那师弟年岁也不小了,事实上十年来就没走出藏经阁。你让他为了一场比试跑到山下,这不妥,他也懒得去。总之你要是想去,总不免也跟他比一场,不然他不会让你进门。”

易军头大:“大师,既然您有意让晚辈看,偏偏又出这道难题干什么。”

老方丈笑道:“不是我,是历来藏经阁的规矩。举个例子说,一个饥肠辘辘之人,忽然遇到了前方摆着一桌饭菜,会怎样?”

“会饱餐一顿。”易军说。

“饱餐是好的,恐怕暴饮暴食者居多,伤了脾胃的也多。”老方丈说,“武学高手,一个个都好似饥肠辘辘之人;藏经阁,便好似一桌味觉鲜美、又食之不尽的大餐。怕是一般的高手真要是随便观看,说不定会有‘撑破了胃’的危险。当然,假如你的体格够好,你的‘胃’够结实,那倒是不怕。藏经阁长老跟你比试,就是看你是否具有那种遍览典籍的资质。若是功夫尚不如他,那么让你进去的话,也只会伤了你的‘胃’。”

不至于这么玄乎吧……不就是读你们几本书吗?

当然,易军知道也不仅仅是“几本”的问题。虽然多林寺藏经阁当年被一大大火烧了经藏,但现在里面存放的书籍还是很多。只不过,老和尚让易军进去看什么?修习佛法?对不住,哥们儿还真没那个兴趣。

果然,老方丈说道:“让你去瞧,也无非是瞧所谓的七十二绝技。当然,这也只是一个虚数,外头传得有板有眼,但实际上哪有这么精确而巧合的数字。总之你去了就知道了,老衲只奉劝你一句——贪多为好、不求甚解。”

擦……别人劝人读书,都说贪多嚼不烂,而且要求人家细细琢磨、仔细揣测,务求精研理解。这老和尚倒好,直接来了句“贪多为好”,而且还补充一句“不求甚解”。

好吧,权当记住了。

不过易军也知道,单纯分门别类的什么功法招式,对于他来说也确实没有了太大的意义。学习多林寺的绝学般若掌、龙抓手、拈花指……?有啥意思啊!钻研一辈子,能修炼到泰斗境界也算是学有大成了。

或许,老方丈只是为了让他多涉猎一些东西,以达到所谓的“包容百家”的目的罢了。

果然,老和尚又给出了他一个时间期限,结果使得他想不求甚解也不可能了。方丈笑道:“最多半个月的时间,你就要出来,毕竟你是访客,不是寺内僧侣。”

我晕……半个月,你让哥学遍了多林寺的七十二绝技?虽然是个虚数,但大体就按这个数字计算吧。七十多门功夫,15天,大约每天五门功夫?

人家修炼一门功夫,就需要精心研究一辈子。这倒好,哥们儿一天玩儿五门,这是妥妥的作死节奏啊。